1918年之疫

1918年之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英] 凯瑟琳·阿诺德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田奥
出版时间:2020-3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497695
丛书系列:涟漪书系 · 医疗与社会
图书标签:
  • 纪实文学
  • 历史
  • 疾病
  • 医疗史
  • 纪实
  • 社会史
  • 瘟疫
  • 历史与记忆
  • 历史
  • 疫情
  • 1918
  • 医学
  • 战争
  • 社会
  • 流行病
  • 一战
  • 危机
  • 人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张文宏教授推荐。

★当面目狰狞的瘟疫来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记录100多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大流感中的个人际遇。

------------------------------------------------------------------------------------

【 编辑推荐】

100多年前,一场可怕的流感席卷了整个世界,并最终造成了骇人的后果,至少5000万人倒在了它的魔爪之下。英国史家凯瑟琳·阿诺德在充分研究那个时期原始档案的基础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笼罩在流感阴霾下的世界,让我们走入流感中普通人的生活图景。

【内容简介】

1918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停歇,一种可怕的新型病毒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散播。它横亘1918和1919年,通过三波彼此相连的传染潮杀死了至少5000万人。德国士兵管它叫“闪电黏膜炎”,英国士兵则称之为“弗兰德尔流感”,但在世界范围,这种传染病获得了臭名昭著的名称——“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无处幸免:美国记录下55万死亡病例(是其战争死亡总数的5倍),欧洲的死亡总数超过200万。

战争期间,一些国家的政府封锁了疫情爆发的消息。尽管军营一个接一个被病毒攻陷,协约国军队和德军都死伤惨重,但为避免影响军民士气,许多军人病死的消息仍遭到隐瞒。与此同时,平民直接在自己家里被感染倒下。费城的掘墓人和棺材开始短缺,甚至要动用蒸汽铲来挖掘大型墓穴。

时至今日,曾让人心惊胆寒的西班牙流感在医学研究上仍有重要的意义,在那场疫情中曾犯过的错误也不时为今人敲响警钟。一旦新一轮的全球性传染病再次来袭,我们是否能够有不一样的表现?

【各方好评】

大流感疫情中一系列事件和关键人物的生动描述……最吸引人的是目击者和幸存者的叙述。人们往往很容易遗忘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但阿诺德让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柳叶刀》(The Lancet)

[凯瑟琳·阿诺德]不仅擅长部队及其医护人员的历史,也善于调查平民的经历,梳理出灾难中的人性……讲述普通人的震撼故事。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凯瑟琳·阿诺德着眼于私人经历,将这场神秘疾病的恐惧与不定传神地体现了出来……每一页都宛如侦探惊险电影般精彩。

——《BBC历史》杂志(BBC History Magazine)

凯瑟琳·阿诺德的书行文流畅,做了充分的研究,为我们在卫生方面提了一个醒,即另一场瘟疫随时可能到来,并带来同样可怕的后果。

——英国演员、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托尼·罗宾逊爵士)

凯瑟琳·阿诺德真是个讲故事的大师。这本书我读得完全不舍得放下!

——作家、医学史家 林赛·菲茨哈里斯

[本书]结构简单,让任何对西班牙流感感兴趣的人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人们对通俗易懂的学者的需求正在上升,凯瑟琳·阿诺德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学家。

——《药箱杂志》(The Medicine Cabinet)

阿诺德的详尽研究加入大量的目击报告,这些报告来自医学专家、流感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受创伤的儿童和痛苦的父母、殡仪人员、掘墓人、公务员和军官,他们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灾难。……这里包含了人性中最好和最坏的一面:谋取暴利、投机倒把和低调的英雄主义并存,官方的否认和绝望的补救并存。

——历史小说协会(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1918年之疫》运用电影一般的画面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对疫情的反应,这构成了本书极具冲击力的元素。

——公开信书评(Open Letters Review)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凯瑟琳•阿诺德,英国记者,学者,通俗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格顿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另有心理学学位。,其作品另有《伦敦性史》(The Sexual History of London)、《大墓场》(Necropolis)和《疯人院》(Bedlam)。

译者简介:田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另译有《画地为牢》《技术的真相》。

目录信息

导 论 疫风阵阵
第一章 赴难的与生还的
第二章 “打倒我”热症
第三章 杀手无名
第四章 无形之敌
第五章 致命夏日
第六章 认清敌人
第七章 死亡的毒牙
第八章 像与鬼魂搏斗
第九章 风暴之眼
第十章 裹尸布与木箱
第十一章 “西班牙女郎”到华盛顿
第十二章 “奈何不了流感”
第十三章 “本地媳妇死了”
第十四章 绝命航行
第十五章 幽灵船
第十六章 “像个夜贼”
第十七章 凋零秋日
第十八章 休战日
第十九章 黑色11月
第二十章 余波
第二十一章 “病毒考古学”
第二十二章 香港联系
第二十三章 坟茔秘辛
注释与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致 谢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买之前觉得很期待,看完真的超级差的一本书,全书通篇都是大段数据写1918年瘟疫有多惨,再搜罗了下有哪些名人感染,没了。这场瘟疫是因为什么原因爆发的,最终如何结束的,通统没有讲明白,就这么结束了。 科普的解读几乎完全没有。医学细节单薄到无语。各国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  

评分

买之前觉得很期待,看完真的超级差的一本书,全书通篇都是大段数据写1918年瘟疫有多惨,再搜罗了下有哪些名人感染,没了。这场瘟疫是因为什么原因爆发的,最终如何结束的,通统没有讲明白,就这么结束了。 科普的解读几乎完全没有。医学细节单薄到无语。各国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  

评分

《1918年之疫》是英国记者、历史学家凯瑟琳·阿诺德讲述1918年发生在西班牙等地大流感的一部纪事作品。在当下,读这本书,仿佛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 1918年1月,“一战”接近尾声,这场世界大战最终导致了3800万人死亡。枪炮尚未平息,流感接踵而至,不到两年,从欧洲到非...  

评分

内容:记录了发生于1918年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影响全球的大流感,来自全世界的很多国家的数据和人物记录(东亚数据是有缺失的)。 感想:这不是一部小说,也不是为了挖掘病毒来龙去脉和消灭大流感的科普图书,当然里面的部分章节有前后贯穿的方式去叙述了科学界考古追查当...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一战末期的这场疫情,真·改变历史走向,书中不时穿插名人的境遇,但更书写了无数普通人:士兵、医生、护士、牧师、待嫁的新娘、新生的婴儿,病毒不会因为阶层、种族、肤色、权利而区分,进行的是无差别攻击。数以亿计的家庭在疫情中破碎,甚至覆灭,对书中多次描写的葬礼、棺椁、遗体堆积的场面印象深刻,尤其是一句:现在唯一能为所爱之人做的,是为TA偷一副棺木,实在是太惨烈了。100多年过去,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冠疫情之下,总体上看,收治和离世的场景都远好于彼时,但落到个人头上,时代的一粒沙依然是一座山。流行病带来的恐惧和荒诞骨子里也是一模一样,无论是阴谋论的还是求神拜佛民间偏方的,光辟谣就可把钟院士们给忙坏了。

评分

和巴里的《大流感》相比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全书白描的那种全景式书写,尤其是从群像切换到个体的特写上,作为一部非虚构故事,尽管没法做到像盖伊.特立斯在《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那种程度,但其书写也是合格的。至少作为一部详细的资料整理集,让当下的我们能管中窥豹,看到上个世纪初那场惊世骇俗的流感疫情的前后。全书资料详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分析有限,在宽度和深度上都点到为止。全书更像是一部资料汇集的纪录片,作者收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很有效地将收集的资料以自己的语言如实地讲述出来,还不会让人觉得厌倦和啰嗦,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讲能力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上讲,从收尾几章上看,看得出作者很想写成巴里那种更为丰富的架构,但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出版方这个时间点出版,不得不说时间太巧合。以上。49/96

评分

从非虚构类写作来看,又是一本好典范。

评分

恰好是100年之际,我们又一次经历百年之前的那场厄运。

评分

读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