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男孩

幸运男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托马斯伯根索尔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杨柳
出版时间:2016-2
价格:3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54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二战
  • 传记
  • 纪实
  • 历史
  • 奥斯维辛
  • 好书,值得一读
  • 回忆录
  • 外国文学
  • 幸运男孩
  • 成长故事
  • 男孩冒险
  • 积极乐观
  • 家庭温暖
  • 友情陪伴
  • 自我探索
  • 梦想追求
  • 快乐生活
  • 勇气担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托马斯•伯根索尔被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年仅十岁,此前他还经历了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的艰难生活。他是在集中营长大的,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这本写于六十年后的回忆录,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他17岁以前的生活,在凯尔采、奥斯维辛失去亲人、多次死里逃生的遭遇,以及从集中营被解救出来以后动荡漂泊的经历。

托马斯•伯根索尔后来成为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大法官,本书中的早年经历对他的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导他走上维护人权和国际法的道路。书中朴实无华的讲述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2007年德文版率先问世以来,已译成近十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中文版是首次推出。他的回忆录印证了,只有通过大屠杀幸存者的眼睛,才能完全了解大屠杀。毕竟,身历其境,刻骨铭心。

========

托马斯•伯根索尔并没有呈现给你一个普通的悲惨故事。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展示了在道德上成熟的过程。此书的意蕴值得我们深思。他本人的经历就是非凡的传奇,他只是质朴地将其表述出来。

——《每日邮报》(Daily Mail)

你以为你已经全都知道了……但是这部书不同。清晰、朴实无华的文笔以及它所触及到的永恒的道德问题,使得伯根索尔的自传迅速成为爱不释手的读物。

——《书单》(Booklist)

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已越来越少了,作者以孩提的视角回忆死亡与等待的触目经历,时间凝滞在奥斯维辛,寓言欧洲犹太人有过的独特性格,让这本书弥足珍贵。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奥斯维辛之后》作者)

一口气看完。一本人人应该读的好书。从躲过一次次大屠杀的那个十岁男孩、到国际法院大法官,讲述了生动故事。以特殊视角,审视人类的极恶与至善。

——林达(作家,《像自由一样美丽》作者)

作者简介

托马斯•伯根索尔(Thomas Buergenthal),犹太人,1934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国际法学者。“二战”后,于1951年移居美国,他毕业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贝瑟尼学院,又进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学习,并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埃莫里大学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等校任法学教授,2000年至2010年,出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美国籍法官),并兼任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职务,为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除本书外,还著有Law-Ma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L. B. Sohn,),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 a Nutshell (with S.D. Murphy,中文版2005),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 a Nutshell (with D. Shelton and D. Stewart,中文版2010),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 the Americas (with D. Shelton)。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刘大群
前 言
第一章 从卢布赫那到波兰
第二章 卡托维兹
第三章 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
第四章 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五章 奥斯维辛死亡之旅
第六章 解放
第七章 在波兰军队的日子
第八章 渴望团聚
第九章 新的开始
第十章 在德国的生活
第十一章 去美国
结束语
后记
附录:六十年后对奥斯维辛的反思
关于作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夏月 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人,大概忘不了在展览馆的尽头,一滴水每隔12秒从高空落下,发出叮咚的响声,随之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后熄灭,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就如同托马斯·伯根索尔在自己的回忆录《幸运男孩》中讲述的,那些落在书本上的30万、600万...  

评分

评分

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救出来60年之后,作者终于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他想让时间过滤掉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经历,不带有任何情绪尤其是复仇。作者用很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经历,从凯尔采隔离区到最后在集中营医院被...  

评分

为什么四颗星呢?篇幅太短,还没读过瘾就没了…… 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本书,乍一看书名,以为这是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写下的苦大仇深的晚年回忆录。然而并不是,作者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在集中营中的生活给自己的一生所带来的影响,当然不仅仅有消极的影响。正因为作者...  

评分

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救出来60年之后,作者终于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他想让时间过滤掉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经历,不带有任何情绪尤其是复仇。作者用很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经历,从凯尔采隔离区到最后在集中营医院被...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莱维写的深刻,但这仍是好书。

评分

再次发现会多国语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评分

每次读到“我再也没见过他/她”,都会心头一紧。主人公的“运气”,印证的是人性最幽微而不灭的那点亮光。

评分

最感动的是后面几章和帮助过他的几个人相逢的内容 原来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被别人所影响的 每个人都不知不觉成为一段历史的一部分 但是做出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 『看官们若有选择你会当受害者或刽子手』

评分

可能是作者在集中营时年龄还小的缘故,感觉没有普里莫莱维那些青年或成年时期的那种深刻沉重感觉,但读起来还是气氛紧张啊!特别是关在小屋子逃跑被囚犯一次又一次举报时,真是快气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