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钱钢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7090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报告文学
  • 唐山大地震
  • 历史
  • 纪实
  • 钱刚
  • 钱钢
  • 地震
  • 中国
  • 唐山地震
  • 历史事件
  • 自然灾害
  • 中国地震
  • 地方志
  • 灾难记忆
  • 地震科普
  • 20世纪中国
  • 社会影响
  • 应急响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山大地震(第3版)》也成为当代中国反映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作者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洗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这场大地震和在大灾中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

作者简介

钱钢 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 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

方周末》常务副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大清留美幼童记》等著作。

目录信息

21世纪新版序
引言我和我的唐山
第一章 蒙难日“七·二八”
3时42分53.8秒……
大自然警告过
目击者言
濒死的拂晓
第二章 唐山——广岛
红色救护车
陡河!陡河!
开滦!开滦!
目标——唐山
剧痛中的城
天上地下
抢夺生命
第三章 渴生者
3天:一对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8天:“小女孩”王子兰
13天: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
宾馆
看守所
精神病院
盲人居住区
40次列车
第五章 非常的8月
罪恶能的释放
推开瘟疫
“方舟”轶事
政治的1976
第六章 孤儿们
3000:不幸的幸存者
我和我的小拖拉机手
张家五姐弟
第七章 大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
“饿死他们!"“疼死他们!”“枪毙他们”
“七·二八”在国家地震局
备忘录(一)
备忘录(二)
历史记着他们
我的结束语
附录
一、有关本书的附记
凝神于北纬40度线的思考徐怀中
《唐山大地震》和那个十年
纪念我的蒋叔叔
二、汶川大地震评论(10篇)
三、关于地震及自然灾害的思考
从唐山大地震到“SARS”疫潮
——2003年9月2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的演讲
巨灾预警与民间参与
——2010年5月23日在长沙《潇湘晨报》“晨报大讲堂”的演讲
四、20世纪中外著名大地震简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钱钢先生我早已熟悉,作为南方周末黄金一代核心成员,执行主编,他和各位大侠一起打造了中国第一新闻周报。被迫离开之后,他又到香港大学从事研究,写出了名震一时的《中国传媒风云录》。 但他军报记者的履历,我确实不清楚。 1976,作为《解放军报》记者的钱钢,见证了唐山的...  

评分

我来说一个时间点: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看到这个时间点,你是什么感觉,陌生?疑惑?那我再加上一个地点——唐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于唐山。 照理说,这是每个人都该铭记的时刻,可说来惭愧,在看钱钢先生的《唐山大地震》这本书之...

评分

以前一直找这本书,孔夫子上面找到的都卖完了,所以2005年一出30周年版就买来看,觉得很实用、很受伤。 现在重新翻看,还是说得让人深思!  

评分

1976年7月28日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惨痛的日子,这一天,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唐山这个老工业城市在这场强震中支离破碎。无数个家庭因此破裂,二十四万人的生命因此终结。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地震发生时的瞬间到底发生...  

评分

钱钢先生我早已熟悉,作为南方周末黄金一代核心成员,执行主编,他和各位大侠一起打造了中国第一新闻周报。被迫离开之后,他又到香港大学从事研究,写出了名震一时的《中国传媒风云录》。 但他军报记者的履历,我确实不清楚。 1976,作为《解放军报》记者的钱钢,见证了唐山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坐标

评分

“特大地震是恐怖的,而更可怕的是失忆。历史是会被毁损的:因为急功近利,因为放弃责任,因为无知,还可能因为种种人为的画地为牢。”

评分

1976.7.28-2016.7.28 唐山大地震遇难者40周年祭# 多角度、多层次立体书写了这场夺去24万人生命的浩劫,既有台前,又及幕后,可以视为灾难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了。今天行走在地震遇难者纪念墙边,满眼的花圈花篮和悼词,以及上年纪的一些遇难者家属或默默祷告或失声痛哭的场景,将会长久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评分

“特大地震是恐怖的,而更可怕的是失忆。历史是会被毁损的:因为急功近利,因为放弃责任,因为无知,还可能因为种种人为的画地为牢。”

评分

很全方位。最喜欢另一个世界那一章,对于我自己来说地震时想着也不过是平民百姓如何受灾,没考虑过精神病院、残疾人等边缘人的处境。钱钢还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真正做到客观了,对于某一问题提供多方看法给读者自己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