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钢 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 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
方周末》常务副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大清留美幼童记》等著作。
《唐山大地震(第3版)》也成为当代中国反映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作者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洗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这场大地震和在大灾中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
以前一直找这本书,孔夫子上面找到的都卖完了,所以2005年一出30周年版就买来看,觉得很实用、很受伤。 现在重新翻看,还是说得让人深思!
评分最震撼的人心的东西,是不经过任何包装以最赤裸裸的状态呈现在你眼前的东西。 7月28日,那座真实的伤城,24万人,数字的背后满是血泪。 钱钢以他的专业素养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日子,在这个浅阅读为主的时代,这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这本书略显头重脚轻,后半部分...
评分1976年7月28日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惨痛的日子,这一天,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唐山这个老工业城市在这场强震中支离破碎。无数个家庭因此破裂,二十四万人的生命因此终结。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地震发生时的瞬间到底发生...
评分以前一直找这本书,孔夫子上面找到的都卖完了,所以2005年一出30周年版就买来看,觉得很实用、很受伤。 现在重新翻看,还是说得让人深思!
评分这是一本报告文学,这是一本很苦很苦的书。它最吓人的地方在于——它所描述的都是事实。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4万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的事实。 是有的人被砸出脑浆眼球凸起的事实 是有的人在最后就要获救的时候突然死去的事实。 是看着废墟下的痛苦挣扎的人却又无能...
非常好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评分今天看到顺手买下……发现敏感词一堆
评分“特大地震是恐怖的,而更可怕的是失忆。历史是会被毁损的:因为急功近利,因为放弃责任,因为无知,还可能因为种种人为的画地为牢。”
评分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一般我是不太读报告文学的,但出于对钱钢先生的敬仰读完,字字泣血,最难得的是写到了各个边缘人群,包括地震工作人员、精神病人、囚犯。灾难、人性、深度社会,这是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报告文学作品。
评分历史坐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