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學關係研究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孟華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4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9080124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比較文學
  • 法國文學
  • 孟華
  • 中法文學關係
  • 博士論文
  • *上海·復旦大學齣版社*
  • 中國
  • chez_moi
  • 中法文學關係
  • 文學比較
  • 中法文化交流
  • 法國文學
  • 中國文學
  • 跨文化研究
  • 文學史
  • 比較文學
  • 文化關係
  • 雙語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以中法文學關係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彆從影響/接受、翻譯、媒介、形象等各個層麵對中法文學關係進行研究。這些論文大多是個案討論,作者在堅持“事實聯係”的實證方法的基礎上,也采用瞭其他適用的理論與方法論。《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中部分論文還涉及與國際文學關係研究密切相關的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著者簡介

孟華,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1967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係學院,1988年於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獲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中法文學文化關係研究、18世紀研究、形象研究。主要著作有:《伏爾泰與孔子》、《比較文學形象學》(譯著)、《法國文化史》(閤著)、Visions de l’autre : Chine, France(《交互的鏡像:中國與法蘭西》)、《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集著)等。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我與比較文學

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試論國際文學關係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移花接木”的奇效
——從儒學在17、18世紀歐洲的流傳看誤讀的積極作用
試論他者“套話”的時間性
為“X與Y”模式一辯
形象學研究要注重總體性與綜閤性
比較文學形象學論文翻譯、研究劄記(節選)
翻譯中的“相異性”與“相似性”之辯
——對翻譯與文化交流關係的思考與再思考
漢學與比較文學

中法文學、文化關係研究

中法文化交流
《中國孤兒》批評之批評
伏爾泰又一齣取材自中國的悲劇——《伊蕾娜》
試論中國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間接影響
——以伏爾泰論中國為例
伏爾泰筆下的烏托邦與中國
“風流寡婦”母題在東西方的流變
1740年前的法國對儒傢思想的譯介和接受
啓濛泰鬥伏爾泰嚮中國銷售鍾錶的計劃
18世紀一場關於中國人起源論爭的啓示
中國文學中一個套話化瞭的西方人形象
——“洋鬼子”淺析
從艾儒略到硃自清:遊記與“浪漫法蘭西”形象的生成
試論漢學建構形象之功能
——以19世紀法國文學中的“文化中國”形象為例
法國漢學傢德理文的中國情結
——對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中國館成敗的文化思考
19世紀法國文學中的中國形象
永遠的圓明園
——法國人眼中的“萬園之園”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重大引路書籍。孟華老師的論文內容紮實,視野豐富,頗具廣度深度,又沒有學究氣,運用多種視角和方法論,研究中法比較文學必讀書目,連引文涉及的文獻都很有價值,值得一讀再讀反復琢磨。加油!

评分

需要一讀再讀的書!

评分

書名有些托大,其實並不完全是談中法文學關係的,還有很多我看得似懂非懂的比較文學術語也一並塞瞭進來。談法國諸篇則重復之處不少,但不影響其可觀。

评分

書名有些托大,其實並不完全是談中法文學關係的,還有很多我看得似懂非懂的比較文學術語也一並塞瞭進來。談法國諸篇則重復之處不少,但不影響其可觀。

评分

孟華教授不愧是從中法文學關係齣身的,相同的材料從不同角度闡發,說明不同的問題,信手拈來。另外其問題意識也令人佩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