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巴金 陈思和 李辉 文学研究 作家研究 现代文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论文集
发表于2024-11-04
巴金研究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巴金研究论稿》由三部分构成:巴金论稿、在写作《巴金论稿》(1979—1985)的日子里、巴金新论。第一部分,为《巴金论稿》内容,只是略作文字修订或补正,基本上呈现历史原貌结构,使读者了解当初的研究状况、资料引证方式以及那一年代的文字表述与文风。为保持《巴金论稿》的大致完整,作者将贾植芳先生的序、后记,均予以保留。考虑到近些年关于巴金生平研究的年表、年谱已有多种,原书中所附的《巴金年表》则不再保留。
第二部分,以“在写作《巴金论稿》(1979—1985)的日子里”为题,主要收录作者合作研究巴金期间的来往信件。其中最值得人们珍惜的是贾先生在此期间分别写给作者的信件。如今再读先生来信,仿佛仍坐在先生当年居住的简陋窄小黯淡的房间里,与他一起饮酒,吃花生米,海阔天空闲聊。他的信,与巴金研究有关,更与情感有关,他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学理、学术训练,更是人格的感召、亲情的温暖。作者愿意以收录他的来信的方式,表达永远的感激。同时,作者还编选了一部分两人之间的往来信件,以为这一期间的探讨、沟通和友谊,留下难得的记录。
第三部分,分别选入作者在《巴金论稿》出版之后各自撰写的关于巴金的文章。所谓“巴金新论”,其实,也是最初研究的延续。这里每人各选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反映出各自思考的重点和写作方式发生的变化,也可表明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在这些“新论”的“和而不同”中,人们可以看到研究巴金、论述巴金仍有着诸多新的话题和空间,有待于更多研究者的加入和拓展。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文学史专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文学批评集《笔走龙蛇》、《鸡鸣风雨》、《犬耕集》、《草心集》、《献芹集》等多种。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多种。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随后在《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肖像》、《封面中国》等,1997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另外策划、主编“大象人物聚焦书系”、“沧桑文丛”、“历史备忘书系”等多种。
第一部分收入了陈思和老师和李辉老师在三十多年前写的原稿,虽然时代痕迹还较明显,但落实到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时已经显出新意。第二部分的通信记录在一般读者眼中可能显得琐碎,不过对研究者而言可能却是难得的材料:它们展示了两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是如何协力完成他们的学术处女作的,还展示了老一辈学者(贾植芳先生)如何奖掖后进、培育学术新人,颇具启发意义。
评分第一部分收入了陈思和老师和李辉老师在三十多年前写的原稿,虽然时代痕迹还较明显,但落实到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时已经显出新意。第二部分的通信记录在一般读者眼中可能显得琐碎,不过对研究者而言可能却是难得的材料:它们展示了两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是如何协力完成他们的学术处女作的,还展示了老一辈学者(贾植芳先生)如何奖掖后进、培育学术新人,颇具启发意义。
评分第一部分收入了陈思和老师和李辉老师在三十多年前写的原稿,虽然时代痕迹还较明显,但落实到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时已经显出新意。第二部分的通信记录在一般读者眼中可能显得琐碎,不过对研究者而言可能却是难得的材料:它们展示了两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是如何协力完成他们的学术处女作的,还展示了老一辈学者(贾植芳先生)如何奖掖后进、培育学术新人,颇具启发意义。
评分翻笔记简直被自己当年的好学感动了……==
评分第一部分收入了陈思和老师和李辉老师在三十多年前写的原稿,虽然时代痕迹还较明显,但落实到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时已经显出新意。第二部分的通信记录在一般读者眼中可能显得琐碎,不过对研究者而言可能却是难得的材料:它们展示了两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是如何协力完成他们的学术处女作的,还展示了老一辈学者(贾植芳先生)如何奖掖后进、培育学术新人,颇具启发意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巴金研究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