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與文化“變異體”研究

比較文學與文化“變異體”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嚴紹璗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071009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比較文學
  • 嚴紹璗
  • 日本
  • 壯士斷腕
  • 中國
  • *上海·復旦大學齣版社*
  • 比較文學
  • 文化研究
  • 變異體
  • 文學變異
  • 跨文化
  • 文學理論
  • 文化差異
  • 文本分析
  • 全球文學
  • 身份建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比較文學與文化"變異體"研究》以三個層麵的布局較為集中地闡發瞭著者在比較文學領域中通過東亞“文學關係”研究的學術實踐與對相應的“比較詩學”的思考,逐步綜閤人文領域相關部類的學識而形成的“文學發生學”的學理觀念與方法論係統.在闡述學術觀念的同時,以對日本經典文本解析的實際“個案”與對同一主題的十餘部著作的評述為範本,試圖展示以“文本細讀”為研究基礎,以把握“多元文化語境”為觀察文化的基本視角,力圖在文明流動與傳遞的“不正確理解”的通道’中,最終揭示文明時代多類型文化的本質,由此而闡明以“文化變異體”為核心的“文化發生學”的基本學理。

著者簡介

嚴紹璗,1964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五年製本科畢業,在北大任職自助教至教授。曾先後在日本國立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學部、日本文部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文部科學省國文學研究館等任職客座教授6年有餘。現任教育部國傢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大“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大中文係學術委員會主任、北大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傢宋慶齡基金會日本學研究奬勵基金專傢委員會主任、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學會(香港特區政府注冊)主席團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等。齣版個人研究著作12種,共著與主編著作十餘種,中日文論文百餘篇。近年來曾獲得200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文社科研究優秀著作一等奬、2009年教育部學術研究(人文社科)優秀著作一等奬、2010年日本頒發的國際日本文化研究“山片蟠桃奬”(每三年世界評審一人)等。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 我走上“比較文學”研究的文化曆程1

第一編 文學研究的“跨文化”觀念
——關於“比較文學”一般觀念的思考

創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國學派的構想
樹立科學的比較文學研究觀念和方法
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名稱的質疑
關於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賈植芳先生的比較文學觀
樂黛雲先生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
——她對20世紀最後30年中國“比較文學”學術的啓示

第二編“比較文學”領域中的“變異體”研究
——關於“比較文學”的“發生學”研究的思考

關於文學“變異體”與發生學的思考
確立關於錶述“東亞文學”曆史的更加真實的觀念
——我對“比較文學研究”課題的思考和追求
民族文學研究中的比較文學空間
——為紀念《中國比較文學》創刊20周年而作
“文學”與“比較文學”同在共存
——由巴斯奈特發錶的論說引發的思考
確立“比較文學”研究的本體論觀念
——就《中外文學交流史》15捲起筆事緻錢林森教授書

第三編 關於“Sinology”的屬性與範疇的思考
——提示“比較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國際“Sinology”研究範疇的界定
我對國際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中國學術界對 Sinology 研究應有的反思

第四編 “比較文學”研究的方法論思考

雙邊文化和多邊文化研究的原典實證的觀念與方法論

第五編 關於“比較文學”的“發生學”文本解析實踐

日本“記紀神話”變異體的模式和形態及其與中國文化的關聯
日本“浦島文學”成型中“中間媒體”的意義
日本江戶時代“町人文學”繁榮的“文化語境”研討
——關於中國明清俗語文學東漸的幾個問題
中國儒學在日本近代“變異”的考察
——追蹤井上哲次郎、服部宇之吉、宇野哲人的“儒學觀”:“源文化”在異質文化
中傳遞的“不正確理解”的個案解析

第六編 關於“比較文學”的“發生學”研究範例的評述

關於中國文學中日本形象的生成
——序張哲俊著《中國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白居易文學進入日本古典的形態
——序雋雪艷著《文化的重寫: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空海和尚學術概念的生成
——序王益鳴著《空海學術的範疇研究》
日本江戶時期漢學傢最後的學問
——序王青著《日本近世儒學傢荻生徂徠研究》
內藤湖南學術的生成軌跡
——序錢婉約著《內藤湖南研究》
津田左右吉學術的文化語境特徵
——序劉萍著《津田左右吉研究》
從文化語境中透視真實的廚川白村
——序李強著《廚川白村研究》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大江健三郎創作力的特徵
——序王琢著《想象力論: 大江健三郎的小說方法》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文學的東方文化語境
——序周閱著《川端康成文學的文化學研究》
日本當代中國學的耆宿: 雙邊文化學者養成的條件
——序《戶川芳郎古稀紀念文集》
歐洲人“赫恩文學”的實像與日本人“小泉文學”的虛影
——序牟學苑著 《拉夫卡迪奧·赫恩文學的發生學研究》

附 嚴紹相關本書主題的論著(1979—2010年)目錄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過,還不錯。對日本中國學的定位還是很有啓發的。

评分

由於對“比較”一詞定義不夠明晰,比較文學這一學科也經常受到質疑。然而,比較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的,否則諸多文學現象將很難得到閤理的解釋。

评分

在中國的東亞比較文學研究圈裏,嚴先生確實是當之無愧第一人。

评分

由於對“比較”一詞定義不夠明晰,比較文學這一學科也經常受到質疑。然而,比較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的,否則諸多文學現象將很難得到閤理的解釋。

评分

在中國的東亞比較文學研究圈裏,嚴先生確實是當之無愧第一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