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号称民国一代大师,看过他的一些传记,对他的人格境界我也十分敬佩。 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就当代哲学的技术而言,梁先生真的已经无法让我们获得太多的东西了。 第一,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斯大林四章二节教条下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对...
评分梁漱溟号称民国一代大师,看过他的一些传记,对他的人格境界我也十分敬佩。 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就当代哲学的技术而言,梁先生真的已经无法让我们获得太多的东西了。 第一,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斯大林四章二节教条下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对...
评分1 梁漱溟,中国“最后的儒家”大师。但知道他的名字,却是读大学的时候了。 大学以前,家资有限,除了买的教科书之外,并无其他读物。而作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对头”,梁漱溟是不会出现在教科书里的。 大学时,在图书馆里乱翻书,读到一篇文章。里边好像提到,说梁漱溟曾跟...
评分﹣挨近2016年年尾開始讀這書,卻因工作繁忙,加上這書的文字有點‘古舊’,文風跟今天很不一樣而影響了閱讀進度,用了2﹣3個星期才勉強讀完,閱讀中間不無跳躍苟且之處,實在是自已的能力不逮。 ﹣會拿起這書,是因為讀《這個世界會好嗎?》時梁在書中反複提到訪談者要去看他...
评分小满 08.5.16 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和一个人很熟,非常熟,于是我们以为对他很了解,就这样一直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他偶然流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这时我们才发现,他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好像从来不曾熟悉过一样。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觉。熟悉...
愈读愈静,愈思愈明~心者,包乎天地 ,人者,在乎无隔
评分愈读愈静,愈思愈明~心者,包乎天地 ,人者,在乎无隔
评分看不懂,以后再读。
评分读过梁先生1949年写的《中国文化要义》,思路清晰,分析精辟,给5星。到了1975年的这本《人心与人生》,真的判若两人,杂、乱、浅,对自然科学显然不是很懂,所以谈人与动物的各种区别显得很幼稚,社会学本是强项,但动辄引用《论持久战》奉为经典,真的是没法读下去了,这难道就是1975年的人心与人生?梁先生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一本书,是高级黑吗?
评分关于人心,在“本能”与“理智”之外,又添加了理性(灵性、情理)一维;关于人生,还是持守着西-中-印(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的社会文化发展模式。虽然也有马列毛,但在那个年代写出这样的书,已属难能可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