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人物传记 传记 外国文学 文学 英国 杰拉德·马汀 小说|文学
发表于2025-02-02
马尔克斯的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尔克斯的一生》内容简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进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担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担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
1961至1967年,马尔克斯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而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担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1982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4年始出版新作《忆我忧伤妓女》。
马尔克斯一生获奖众多,包括1969年《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1972年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1981年获法国政府颁发荣誉军团勋章,1982年登上文学殿堂高峰──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同年也荣膺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
马丁是马尔克斯认定的官方传记作者,在15年的研究期间,他们经常见面、访谈,本书经过马丁17年的努力后终于出版。马丁访问了包括古巴领袖卡斯特罗、西班牙前首相菲利普•冈萨雷斯、数任哥伦比亚总统、作家卡洛斯•福恩特斯、略萨和阿尔瓦罗•穆提斯在内的数位名人。他还访问了马尔克斯的妻子、儿子、母亲、弟弟妹妹、经纪人、译者、大部分好友及工作上的伙伴(包括批评者)。《马尔克斯的一生》传记资料之丰富、水平之高,令其他传记作家自叹弗如。
杰拉德·马丁是匹兹堡大学现代语言学院教授,也是国际早期美洲文学协会的主席,作品包括《穿越迷宫的旅程》(1989),评论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1992)和《总统先生》(2000)。他的重要研究,多次刊载于剑桥拉丁美洲历史期刊上。
这本书真的挺厚,翻译的也一般般,但读起来还是很有趣,一个星期就读完了。当然,这本书的最佳背景仍然是读过《百年孤独》。其实,小说与作者自己的经历相比,精彩程度要逊色很多。
评分三天前在朋友那里读到的,没想到这么快,斯人便真的去了 ...
评分买了个电子版的,但来不及细看了,就捡注意的段落稍微看了下。据说作者是得到马尔克斯首肯的传记作者——不过其实他自己也挺想写的不是,三部曲只写了第一本就精力难以为继了……
评分这本书真的挺厚,翻译的也一般般,但读起来还是很有趣,一个星期就读完了。当然,这本书的最佳背景仍然是读过《百年孤独》。其实,小说与作者自己的经历相比,精彩程度要逊色很多。
评分读完整本书,仍然很难认识真正的加西亚加尔克斯。
在没有读《活着为了讲述》之前,我最中意的西方作家是毛姆。很多人问都曾问过我,这个微信公众号为什么叫“蓝色塔希提”?有什么特殊的寓意?读过毛姆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的人,可能会记得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最后奔赴的地方就是南太平洋的塔...
评分翻译简直是灾难。西班牙地名,如毕尔包,我猜应该是指毕尔巴鄂。中译本多处语法错误,句式不同,莫名其妙。准确地摧毁了我的阅读欲望。如同在高档餐厅花大价钱点了一盘龙虾,流着口水在桌边等待,端上来的是一盘屎。或者换一种说法,和心爱的姑娘故意玩到很晚,送她回家,碰巧...
评分不喜欢像写文章一样写书评,我喜欢罗列123。 1,中西方文化差异难以避免。作者详略轻重剪裁,我有点不得要领,不敢贸然说人家写得不好,暂且归于中西方人文化习性不同。以及翻译得始终不够味儿,生涩作做,读得挺累。 2,传记到底该怎么写?我并不知道,本书作者的写法或许是...
评分从2011年起,南海出版社陆续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的中文译本,对于那些看不懂原版是西班牙文的马尔克斯迷们无疑是一件快事。每次出版社推出一本中文译文,比如2011年的《百年孤独》,2012年的《霍乱时期的爱情》,2013年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
评分(不像书评的书评,但可能会让你对读这书兴趣浓烈,这家伙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啊?) 1、 巴兰基亚一大清早停了电,仅有的风扇也停止了轰鸣,我穿上内裤和背心,从火炉里逃了出来,写作,写作会让人绝望,一种冰冷的感觉,正是我现在所需要的。 如何写好一篇游记呢? 太热了,不铺...
马尔克斯的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