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张纯如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鲁伊
出版时间:2011-4-1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262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钱学森
  • 张纯如
  • 人物传记
  • 历史
  • 科学
  • 大师
  • 美国
  • 钱学森
  • 科学家
  • 航天之父
  • 中国科技
  • 爱国情怀
  • 两弹一星
  • 人物传记
  • 航空航天
  • 科研精神
  • 历史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1949年,钱学森向美国提交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他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的? 在他旅居美国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于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决定返回中国?美国如何会怀疑他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自从钱学森1955年回到中国,就再也没有踏进美国一步。他对美国的真实感情是怎样的?本书还叙述了钱学森的爱情。钱学森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成长的传奇史,也是20世纪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

作者简介

张纯如 (1968 - 2004) ,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曾担任美联社、《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著有《蚕丝──钱学森传》(1995)、 《南京大屠杀》(1997)、《美国华裔史录》。《南京大屠杀》是首部向西方世界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专著,在全世界造成了震动,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凡响,曾经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十周之久,读书人书评称赞它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全球印刷近100万册。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张纯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书,《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

目录信息

前言
1. 杭 州(1911-1914)
2.北 京(1914-1929)
3.上 海(1929-1934)
4.庚子赔款留学生(1934-1935)
5.麻省理工学院(1935-1936)
6.西奥多•冯卡门
7.加州理工学院(1936)
8.敢死队(1937-1943)
9.喷气推进试验室(1943-1945)
10.华盛顿和德国(1945)
11.回到麻省理工学院(1946-1947)
12.来自中国的召唤(1947)
13.蒋 英
14.上 升(1947-1948)
15.加州理工学院(1949)
16.嫌 疑(1950)
17.逮 捕(1950)
18.调 查(1950)
19.听证会(1950-1951)
20.等 待(1951-1954)
21.日内瓦会谈(1955)
22.“一个世纪悲剧”
23. 英雄般的欢迎
24. 东风导弹
尾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钱学森老先生我不想评论太多,只是觉得这本书比较客观,作者虽是华裔,但美国的教育背景果然很不一般。当然对张女士的去世我也觉得很可惜,据说她还是因为受不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而对人性失望而举枪自杀的,我真的觉得我们华人中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人才。 据说这...  

评分

这些古老的家族传奇赋予钱学森天生的骄傲,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在他那些消沉和倦怠的时刻不断提醒他,中国最伟大的城市与他祖先的故事彼此交织,在他的身体里流淌着皇族的血液。 也许换一个时代,假如钱学森可以在飞机制造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能够体会到...  

评分

去年夏天,路过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进去瞧了瞧,突然对这个人发生兴趣,回来翻阅了下他的生平历程。果然,考证聪明人走过的路,分析他们的在人生岔路上做出的抉择及得到的结果,能印证不少以前蒙昧未成形的想法。 1、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深入骨髓 钱学森在智力上的杰出并非凭...  

评分

两伊战争期间,有一种导弹在国际舞台上粉墨登场,并且大打出手,它就是被西方媒体“亲切”冠名为Silkworm的中国海鹰导弹,之后它又为美军在两次对伊战争中制造了不少麻烦。而它的缔造者,就是闻名中外的学者钱学森。 小学思想品德课文里面的钱学森,是一名放弃了美国优厚富裕...  

评分

文/左页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躲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跟踪,来到一家咖啡店。在那里,他撕下了香烟盒上的硬纸板,匆匆地写下了一张便条,随后迅速塞进了寄往将英的姐姐的信里,此时她正在比利时,并请求其把这张便条转交给陈叔通。这是一张请求祖国救援的秘密便条。此时的钱...  

用户评价

评分

极其骄傲、勤奋的天才。原来科学是如此令人心醉神迷。

评分

张纯如文笔和翻译真的不错。因为是学堂班发的书,本以为改的面目全非的又红又专的一套说法,看过以后发现作者的视角也非常的客观。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真实地讲述他经历的一切。为了自己的那一套刻意拔高一个人才不是尊重。只可惜回国后的部分有严重删改,有些遗憾。

评分

钱学森和华罗庚一样,都是天赋很好而又非常勤奋的人。但他们两人的出身相差非常大,但是对照钱学森在美国从被MIT教授拒绝录用为博士到成为MIT终身教授,和华罗庚从一个县中学教员到成为清华大学教授,两者的传奇性可平分秋色。

评分

值五个师的钱老自然是有故事的,但作者张纯如也不简单,至今,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读她那本《The Rape of Nanking》。本书中钱老是一个内向、勤奋、骄傲、才智过人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特别是在MIT和在1950-1955年的那些经历),而不是伟光正式的神,当然,钱老应该是最接近于神的那类人:如他追钱夫人的那段,第一次:“怎么样?你跟不跟我走”,第二次:“怎么样?你重新考虑过了吗?我们结婚吧。去不去?”。就这样,美女、明星、官二代的钱夫人答应了,神吧!

评分

对于钱学森早年求学经历的着墨较多,我更感兴趣的部分,即钱归国之后在中共领导下的科学工作开展以及人际关系发展反倒是篇幅短小、语焉不详,可能是作者张纯如受限于资料缺失以及当事人噤声之故。没看过台版,不知中信这个版本是否有删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