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国民性 人性 中国人 社会 历史 chinese 生活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人的性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人的性格》原著初版于1894年,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面世后即刻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鲁迅、潘光旦、费正清等先后发表文章予以力荐。该书作者美国传教士阿瑟·亨德森·史密斯在华生活达54年之久,他根据自己对中国人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性、价值形态的观察、体验,以西方的文化生活形态为参照,分为27章,精辟地论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等诸多方面,充分显示了其敏锐的感受力、明晰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辨力与高度的概括力。史密斯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西方人眼中100多年前的中国人形象,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习惯,也有天生的褊狭、固有的缺点,其目光所折射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还在延续着这些特征,又发生了哪些鲜明的变化,读完《中国人的性格》在对比之中你就能发现答案。
几乎每个例子里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确实比较精辟。
评分四颗星给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的观察与分析,一颗星给轻微偏见的局限
评分书中对中国人很多性格的总结还是比较符合现实的,但作者的很多评价以及举例都过于狭隘,很多一看就属于小道消息,不必当真。
评分不识庐山真面目,中国人往往看不清自己,这本书算作另一种世界观下的审视,有少许偏颇,但总的来说,作者还是怀着一颗祝福中国的心态。凡叙事论理,精彩叠出,可读性十足。只晓得鲁迅推崇它,不料还有《围城》的味道。打九分。
评分在19世紀的社會背景下,這些論述還是比較合理、公正的。 但時過境遷,現代中國人性格已有很大變化。儘管如此,植根於中華文化中的民族特性還是不會變的。即使作者無法逃脫時代、文化、宗教背景對其論述公正性的影響(比如最後一節對基督教、殖民、文化入侵的正義justify),但還是值得一閱。
我就知道,最后的归结肯定是上帝,这逃不开史密斯牧师的身份。 其实书中的很多东西在多年来不同课堂上,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已经不停的批判过无数次了。还有鲁迅的多篇文章,诸如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不守约,不守时,缺乏诚信,都可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原型。 中国人...
评分我就知道,最后的归结肯定是上帝,这逃不开史密斯牧师的身份。 其实书中的很多东西在多年来不同课堂上,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已经不停的批判过无数次了。还有鲁迅的多篇文章,诸如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不守约,不守时,缺乏诚信,都可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原型。 中国人...
评分初看之下觉得作者的观点不免简单粗暴,不过马上反应过来 作者生活于100多年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拿何伟(寻路中国)的标准要求作者不免失之公允。 不过还是想比一下,何伟是由小处见大,找一条线很细很深的叙述,总结陈词性不多,全凭读者想象。明恩溥则是逐条总结先将论点...
评分初看之下觉得作者的观点不免简单粗暴,不过马上反应过来 作者生活于100多年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拿何伟(寻路中国)的标准要求作者不免失之公允。 不过还是想比一下,何伟是由小处见大,找一条线很细很深的叙述,总结陈词性不多,全凭读者想象。明恩溥则是逐条总结先将论点...
评分译者在每一篇之前都要写上一段蛋疼的点评,歌颂我中华民族有着如何的美德,大概译者认为原著中内容有辱我中华美德。 比如第25篇《诚信的缺失》,译者写道:“中国式的表里不一是一种含蓄的智慧的表达方式,西方人并不能理解。”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这本书原本就是探讨彼时国人...
中国人的性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