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编撰。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被封为临川王。
《世说新语》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该书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入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后人明确地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后来唐人编纂《晋书》,许多材料就直接引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表达传神,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历来深受喜爱。《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这本书虽然浅薄,可是于我有纪念意义。 读高中的时候,偶然痴迷《世说新语》,苦于找不到通达平实、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注释本。其实张㧑之的书就很不错,对于有兴趣的高中生以及非专业的大学生,都是恰到好处的——既不因浅显而丧失意趣,又不因胶执而显得枯燥。而现在,我终...
评分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
评分还在为魏晋时竹林七贤的风采所打动,还在为魏晋时个性张扬所追逐,那还等什么呢,就去看看《世说新语》吧。虽然它为笔记小说,众多故事未有考证,但“品藻”里直言不讳地说出“子不如我,我不若子”什么什么的美男们,你不觉得坦率的有那么一点可爱吗?还有“简傲”里的酣放...
评分实在是太有意思的一本书。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或机智、或风雅、或狡黠、或博学、或洒脱的魏晋人物。其中尤以谢太傅(安)、桓宣武(温)、王大将军(敦)、王丞相(导)、谢车骑(玄)、王右军(羲之)、嵇中散(康)、郗嘉宾(超)、桓南郡(玄)和阮步兵(籍)最为传神,另...
评分话说当年iPod如日中天的时候,乔布斯看了一份专家研究出的末来出行请单,赫然发现没有iPod,倒吸几口凉气后萌发了iPod和phone的结合体iPhone。世界因此不一样了。 无论是否真实,这是段逆想思维的佳话。平凡如我辈者,习惯老老实实的正向恩维。 还是同一个问题:如果岀行,你会...
旅途中看,横排简体凑合
评分向往之,哀之。
评分无翻译只有原文和注的版本 断断续续看了两年 终于给我看完了 看过以后脑子里面只剩下魏晋大夫们的风流韵事 基友情深了。。接下来想入余嘉锡译注版的!!手痒好久拉!
评分刘孝标的注真是不错
评分【藏书阁打卡】虽说中学里肯定学过几篇《世说新语》,但一直没有认真读,这几天念下来,深深觉得真是有意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名门世家子弟所具有的,是一套成体系的文化修养,来自大汉末年“确定性”的精神气质,同时另一股来自动荡社会的“不确定性”裹挟着虚无感而来,两种力量的作用之下,王羲之能够写下兰亭序里“欣之所遇,暂得于己”的诗句。从这个角度看,《世说新语》里小故事,名士们的言行风貌和逸闻趣事,都好像是禅机公案,可以一个个慢慢读,慢慢解,充满了即使在今天也能共感的生机活力。谢安的教子秘方,嵇康的临刑索琴,恒温的人何以堪,这些没什么价值判断的小故事里,人物们有着冯友兰所说的玄心、妙赏、洞见和深情,他们也交织出一张图谱,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数百年后读起来,仍是“会心处不必在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