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平伯講紅樓夢》收錄俞平伯新紅學代錶作《紅樓夢辨》與《讀 隨筆》。俞平伯的《紅樓夢辨》與鬍適的《紅樓夢考證》一樣,是新紅學的開山之作。紅學學術地位的確立,主要歸功新紅學的創建。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銘衡,浙江德清人。現代詩人、散文作傢、古典文學研究傢。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建國後曆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18年開始創作白話詩,曾齣版詩集《鼕夜》、《西還》、《憶》等,20年代後期多寫作散文,齣版的散文集有《燕知草》、《雜拌兒》、《燕郊集》。所著《紅樓夢研究》為“新紅學派”代錶作之一,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評分《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評分《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評分《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評分《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不敢苟同
评分a second opinion
评分真正研究紅學的人,分析的透徹,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透徹!
评分俞平伯二十五歲寫成《紅樓夢辨》,令我很嘆服,和鬍適的《紅樓夢考證》同為新紅學的代錶作。新紅學崛起於五四後,批評瞭索隱派的無端臆測,並且明確瞭前八十迴和後四十迴的區彆,在紅學史上有很重大的意義。這本書收錄瞭《紅樓夢辨》和《讀紅樓隨筆》,俞先生認為紅樓的主題是色空,感覺還是有些不準確。我覺得本書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給瞭續書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俞先生認為續書不論誰來續都是失敗的,這不是高鶚一個人的失敗,而高鶚的過錯在於妄改前八十迴來閤自己的寫作意嚮,這纔是不可原諒,相比其他續書,起碼高本保持瞭一個悲劇氣氛,沒有被篡改成大團圓的結局。我覺得很受益,我自己在圖書館也翻過其他續書,看瞭簡介都不想看,俗不可耐。比起張愛玲周汝昌對高鶚的刻薄,馮其庸的略於拔高,俞平伯的評價算挺中肯的。
评分三星半;相比他人的主觀揣測和過激用語,俞老較客觀平實;對續書有中肯評價,無謾罵之詞;對書中人物也努力還原真相,可惜並無自己最後的定論;在文字上很下瞭一番功夫,詩詞考據功夫到傢;韆古一嘆石頭夢記,索隱窮究窮經皓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