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讲红楼梦

俞平伯讲红楼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俞平伯
出品人:
页数:2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50600928
丛书系列: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俞平伯
  • 文学研究
  • 文学
  • 中国
  • 随笔
  • 文艺评论
  • 红楼梦
  • 俞平伯
  • 红学
  • 经典文学
  • 中国小说
  • 文学赏析
  • 古代文学
  • 名家解读
  • 红楼梦研究
  • 文化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俞平伯讲红楼梦》收录俞平伯新红学代表作《红楼梦辨》与《读 随笔》。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红学学术地位的确立,主要归功新红学的创建。

作者简介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铭衡,浙江德清人。现代诗人、散文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18年开始创作白话诗,曾出版诗集《冬夜》、《西还》、《忆》等,20年代后期多写作散文,出版的散文集有《燕知草》、《杂拌儿》、《燕郊集》。所著《红楼梦研究》为“新红学派”代表作之一,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目录信息

红楼梦辨 序 引论上卷 一 论续书底不可能 二 辨原本回目只有八十 三 高鹗续书底依据 四 后四十回底批评 五 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中卷 六 作者底态度 七 《红楼梦》底风格 八 《红楼梦》底年表 九 《红楼梦》底地点问题 十 八十回后的《红楼梦》 十一 论秦可卿之死(附录)下卷 十二 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十三 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 十四 《读红楼梦杂记》选粹(附录) 十五 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 十六 记《红楼复梦》(附录) 十七 札记十则(附录)附: 修正《红楼梦辨》的一个楔子 《红楼梦辨》的修正读《红楼梦》随笔 前言 一 《红楼梦》的传统性 二 它的独创性 三 著书的情况 四 《红楼梦》与其他古典文艺 五 宁国公的四个儿子 六 大观园地点问题 七 天齐庙与东岳庙 八 陆游诗与范成大诗 九 姬子 十 贾政 十一 贾赦 十二 送宫花与金陵十二钗 十三 宝玉为什么净喝稀的? 十四 曹雪芹卒于一七六三年 十五 刘老老吃茄子 十六 《临江仙》题词 十七 香芋 十八 贾瑞之病与秦可卿之病 十九 记郑西谛藏旧抄《红楼梦》残本两回 二十 增之一分则太长 二十一 减之一分则太短 二十二 《红楼梦》下半部的开始 二十三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二十四 药官药官药官 二十五 宝玉喝汤 二十六 作者一七六〇年的改笔 二十七 林黛玉谈诗讲错了 二十八 曹雪芹画像 二十九 香菱地位的改变 三十 曹雪芹自比林黛玉 三十一 梨园装束 三十二 宝玉想跟二丫头去 三十三 谈《红楼梦》的回目 三十四 记吴藏残本(一) 三十五 记吴藏残本(二) 三十六 记嘉庆甲子本评语 三十七 有正本的妄改 三十八 再谈嘉庆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评分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评分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评分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评分

《俞平伯讲红楼梦》,俞平伯著,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约百年前的作品了,现在看来也许属寻常,但在当年有开创之功。不过显得零散。红楼奇书,固因其写得好,也因其未完。若全本真问世,研究者必将少去一大半。世事多不全,故红楼不全亦属寻常。倒是想起俞老一个典故,...

用户评价

评分

通假字读起来别扭

评分

不敢苟同

评分

俞老用令人叹服的校勘告诉我们:珍爱生命,远离程本;脂本既出,谁与争锋。高鹗之过,不在续书(他的续书可以说是最好的一种),而在篡改前八十回文字,处处点金成铁,令人发指啊。

评分

关于袭人的评价我不同意,而且俞老自相矛盾,就这个问题

评分

拉拉杂杂。只记得古人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是再读原作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