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套裝上下冊)

紫禁城的黃昏(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紫禁城齣版社
作者:莊士敦
出品人:
頁數:603
译者:惠春琳、李亞敏、付瑞紅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5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400848
叢書系列:尚書房·晚清宮廷見聞錄
圖書標籤:
  • 曆史
  • 莊士敦
  • 迴憶錄
  • 清史
  • 中國近代史
  •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
  • 中國
  • 近代史
  • 曆史
  • 中國
  • 紫禁城
  • 民國
  • 宮廷
  • 文化
  • 迴憶錄
  • 人物傳記
  • 社會變遷
  • 攝影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紫禁城的黃昏(套裝上下冊)》是一部個人的、懷舊的故事集,描述瞭從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歲月裏,莊士敦在其人生頂峰時期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其時,中國媒體針對莊士敦本人和溥儀有諸多的責難,而莊士敦所關心的,顯然隻是他對那些年裏所發生事件的記述,可以對那些責難作齣一勞永逸的反駁。為瞭迴應對他和皇上的批評,莊士敦描繪瞭在紫禁城那個奇異、封閉的世界裏獨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圖景。莊士敦諳熟中國曆史與文化,於是,那個幾近為人遺忘時代的豐富的曆史細節,雪泥鴻爪般躍然於莊氏之筆端。加之,他與溥儀的密切關係,以及與那個時代許多大人物私人關係之熟稔,使得莊士敦得以對他們盡情褒貶點評。

《紫禁城的黃昏》的敘述略帶憂傷,寄哀於現代世界中中國不斷沉淪的命運。然而,盡管作者意識到中國文明的輝煌已成過去,但《紫禁城的黃昏(套裝上下冊)》並非滿篇哀鳴與幻滅之詞。相反,莊士敦在書中錶達瞭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誠摯情感。

著者簡介

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圖書目錄

代序:昨日的盛宴——最後的帝師眼中的晚清宮廷
1989年中譯本序言
1985年英文版序言
英文版扉頁
溥儀序
引言
一 1898:戊戌風雲
二 維新運動的瓦解
三 太後的反擊與義和拳亂1898~1901
四 光緒皇帝的最後歲月1901~1908
五 慈禧太後
六 1911年:辛亥革命
七 清室優待條件
八 大清皇帝與洪憲皇帝
九 張勛與1917年復闢
十 《鬆壽老人自述》
十一 1919~1924年的紫禁城
十二 皇帝的師傅們
十三 黃昏中的滿清宮廷
十四 內務府
十五 羽翼未豐的龍
十六 復闢派的希望與夢想
十七 紫禁城內的躁動
十八 龍振其翼
十九 龍鳳之喜
二十 陰謀與對策
二十一 禦花園
二十二 頤和園
二十三 十一月五日
二十四 真龍被睏
二十五 真龍啓飛
尾聲 龍歸故裏
附錄一 舊譯《紫禁城的黃昏》片斷
附錄二 溥儀生活之剪影
伍德海報導溥儀之生活
溥儀就任僞滿執政前後
溥儀給菱刈畫“葫蘆”
溥儀接見路透社通信員肯尼第的談話記錄
《紐約時報》報道溥儀接見格蘭特記者的談話
溥儀會見美國愛微雷托博士及夫人的談話記錄
溥儀印象記
外國人給溥儀的信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刊于2020年1月18日“上海书评”,发表时题目改为“庄士敦的帝制情结与高伯雨的家国心事”) 《紫禁城的黄昏》是英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的名著,迄今已有不下五六个中译本,但是最早的中译本却是最近引进大陆的高伯雨(1906-1992)的译注本(上海...  

評分

《紫禁城的黄昏》读后    文/郎寰    在近代来华的诸多外国人中,恐怕鲜有像庄士敦这样经历丰富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了。庄士敦,本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  

評分

評分

文/吴情 我看这本书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刚看了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里面一个重要人物——庄士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个外国人亲历了中国最为动荡的几十年,我想,如果从他的视角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国,应该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吧,正好,译林出...  

評分

在那个无奈的时代,有个执着的皇帝,他敢于废除宫内腐朽制度-将内务府与千年存在的太监体制瓦解,他不痛恨革命,他与时俱进,只不过中国这个阶段的历史已无法通过他一个人逆转。 在那个可怜的年代,他是个清醒的皇帝,他一直关心他的臣民,但也在权利复辟时被人利用,从而使他...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的風格不喜歡,讓人感覺是從英語硬譯過來的。 第94頁第2段譯得完全不對。

评分

原本對晚晴曆史毫無興趣,印象中就是混亂一片,時代的進程如同被不定期塞上瞭蓋子,時而前進時而倒退,亂象叢生。閱讀的緣起末代皇帝的電影,恢弘唯美的畫麵把溥儀的一生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此書由帝師莊士敦寫就,從第三人且是洋人角度講述瞭從戊戌變法至溥儀到東三省之間的故事,行文之間無不感受師徒二人的情義深厚,也是中西文化相容相依的一個縮影。書中不乏慈禧,光緒,袁世凱等人的奇聞,讀來也有滋有味。隻可惜注腳惱人,理解譯者想還原最真實的曆史,但讓人不斷的在曆史和迴憶錄中穿行,實在虐心。

评分

好痛好重的曆史……

评分

按需。描述瞭從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歲月裏,莊士敦在其人生頂峰時期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

评分

錯字滿紙,陳寶琛和陳寶箴屢屢互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