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本名馬波。1947年生於河北省阜平縣,4歲來到北京父母身邊,先後在北京華北小學、育纔小學、師大一附中、四十七中學習。1968年高中畢業後下鄉到內濛古锡盟西烏旗,在草原生活瞭近八年。1976年調到山西大同礦山機械廠當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1982年大學畢業先後在文化藝術齣版社、法製日報社乾編輯工作。1989年應邀到美國布朗大學做訪問學者。1995年迴國,著有《血色黃昏》、《血與鐵》、《母親楊沫》、《烈火中的青春》等著作。
《血與鐵》是作者代錶作《血色黃昏》前傳。《血與鐵》記述瞭作者青少年時代的獨特經曆,非常真實地再現瞭在紅旗下長大的一代人的青蔥歲月。自小學開始的一整套英雄主義教育,塑造瞭主人公激烈、叛逆的性格。大飢荒、性壓抑,還有觸及靈魂的“思想革命”。齣自本能的欲求與被革命激活的錶現欲糾纏交織,令他陷入層齣不窮的睏境而難以自拔。革命就是生活,而革命在遠方。遊行,串聯,打砸搶自己的親人,革命迷狂主宰瞭發育中的老鬼。去越南,闖西藏,搞刀槍,蹲班房,最後自願去內濛古大草原插隊。一代人的夢想與破滅。
坦率到令人不敢正視的程度。作者把一顆赤裸裸的心交給瞭讀者。
一段被遺忘的紅色記憶,正是後來者理解“知青”和“紅衛兵”一代的密匙。我們也纔能理解他們身上所具有的那種破壞性極強的“革命性格”,以及在革命名義下人性的醜陋和卑汙。
生活勝於小說。老鬼袒露心靈的自白,波瀾迭起,令人不忍釋捲。
若干年前图书馆借阅,而且在全家进行了传阅,都非常喜欢,写的很真实,很震撼,尤其是父母一辈,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人,感触最深,前段时间偶然下载了老鬼的另一部作品《血色黄昏》,又想起了《血与铁》这本书,估计现在到新华书店,也很难找到了......
評分我是83年的,很早就太想了解关于红卫兵那个年代的事情了,《血与铁》最为详实的记录了那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了那个年代与我们同年纪的年青人而截然不同的生活历程,在很多人看来红卫兵那一代人的青春是苦涩的,也是血性的,(至于是否无知有待后人去评论)。但是他们...
評分它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的青葱岁月。自小学开始的一整套英雄主义教育,塑造了主人公激烈、叛逆的性格。大饥荒、性压抑,还有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 出自本能的欲求与被革命激活的表现欲纠缠交织,令他陷入层出...
評分最近看了您的这本书,心里觉得很是激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你们活的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还记得你喜欢的那句话——是七尺男儿声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永不还家。太有气魄了你的西藏之行,你的越南之行,都让我记忆犹新,崇拜你老鬼-马波。
評分8年前,我还在读大学,在学校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准备慢慢看的,没想到拿起就放不下了,晚上寝室熄灯,我就到卫生间里借着昏暗的灯光将它看完。 被血色的中国社会所震撼,被老鬼所震撼,被人心所震撼
好像高中的時候就看過《血色浪漫》,通過今年的圖書大集,終於找發到瞭它的前身——《血與鐵》——主要講述這幫高乾、高知子弟68年以前的一些事情。寫的真實、殘酷。 但是寫作技巧就不敢恭維瞭,明顯流水賬,簡直對不起他媽楊老師……
评分真實地讓人肅然起敬。
评分荒謬的文革,耽誤瞭多少人。
评分好像高中的時候就看過《血色浪漫》,通過今年的圖書大集,終於找發到瞭它的前身——《血與鐵》——主要講述這幫高乾、高知子弟68年以前的一些事情。寫的真實、殘酷。 但是寫作技巧就不敢恭維瞭,明顯流水賬,簡直對不起他媽楊老師……
评分紅色記憶中的個人敘事。本書留給讀者的最大印象即坦率、真誠,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本書也可以作為研究社會史的一個很好基本資料,呈現宏大敘事下的個體的追求、選擇、無奈、希望、激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