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芸,江苏无锡人,1985年获得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西方储备大学艺术是硕士学位。旅居美国20年。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迄今发表的著述有:《巴洛克艺术》、《20世纪美国美术》、《美国美术史话》、《通过杜尚》、《戈登医生》(小说集)、《美国浮世绘》(散文集),翻译《杜尚访谈录》。
继翻译《杜尚访谈录》之后,作者花费四年时间追索杜尚这位传奇人物的人生历程和心灵世界,写出了这部杜尚的精神传记,同时描绘了一幅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变迁的众生相。作为艺术家的杜尚,与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但杜尚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的智者:他引领当代艺术进入了革命性的崭新时代,却始终韬晦自隐,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生存态度,他的艺术观点,他的超然、无我,让他躲开种种羁绊,站到了艺术之上。
佛系与自私?在乎与不在乎?爱与不爱?这些的边界真的太不清楚了,或者是我弄不清楚。 对杜尚,我还是觉得,他遇到的大多数都是自己不在乎,不爱的而已。不爱才会无所谓不是么 杜尚真的很聪明,真的做到很聪明,因为他绝不轻易走心,他拎的太清楚。任何事任何人都难走进他的心...
评分本书作者显然非常崇拜杜尚,不过从书上介绍的杜尚一生所做的那些事情,我看不出杜尚怎么就成了前无古人的艺术大师。我看,他根本是一个高明的混混。一个人做到特立独行,不追名逐利,难道就是大师了吗?这个世界上,特立独行、看透浮华,但还是执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人多了...
评分对生活有太多的执念,仿佛是人类的本能。可惜有所背负,就意味着无法轻松,无法自由,即便能够自我反省,在理想世界表达出对自由的渴望,每当回归生活,一举一动中下意识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 识见马塞尔·杜尚这个人,或许会在这个问题上给化解自身心魔,带来一点...
评分佛系与自私?在乎与不在乎?爱与不爱?这些的边界真的太不清楚了,或者是我弄不清楚。 对杜尚,我还是觉得,他遇到的大多数都是自己不在乎,不爱的而已。不爱才会无所谓不是么 杜尚真的很聪明,真的做到很聪明,因为他绝不轻易走心,他拎的太清楚。任何事任何人都难走进他的心...
评分大二时,我画的一张插画被一家杂志社拒稿,带给我很大的打击。我在怀疑自身能力的同时,不禁开始思考:到底该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我的作品呢?带着这个枷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小心翼翼地画每一笔画,希望每一笔都可以做到完美,都可以得到别人的赞赏。然而,我发现自己...
书名要改成 杜尚及其周边艺术家
评分五六十年代生学者典型风格,坚持“围绕主题”,生生把一个活人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文字不精彩,那鲜活的一代人写成了橱窗里的塑胶模特。书中最好的东西是杜尚自己的话和作品,其他部分无甚可观。教训是不要以写神写教主的态度写传记
评分智者
评分著者抛弃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收集归纳和演绎,用另外一种方式对杜尚的资料进行剪裁整理,突出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超然。安静、收敛、完全不事张扬的杜尚为无拘无束的精神找到“现成品”作为否定艺术的方式。他的“现成品”后来成了颠覆整个西方艺术观念的杠杆,造就了艺术史上最大的变革。这是杜尚的能耐,他不急不躁,而且还安安静静,却锲而不舍地完成一件大事:让艺术成为非艺术,结果竟然导致整个西方艺术的改道。任何情况下,杜尚都不曾让自己在感情上陷入狂热的状态。在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一份冷静。随和与冷峻是他生命的两方面,他一边需要接近人,而且善待人,另一边需要绝对的孤独,不希望任何人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保持距离是他一生的原则。
评分觉得杜年轻时更精彩,同样的事情放到中晚年就显得疲怠。唉,难道只有年轻的底色在的时候,无论做或不做才能都显得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