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伏尔科夫,音乐学家。1976年从苏联流亡西方,于1979年出版英文版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声称在肖斯塔科维奇临死前一年口授而成,引起极大争议。
伏尔科夫多年著述都和俄罗斯有关,多本著作探讨了苏联时代作曲家的处境,《见证》与《肖斯塔科维奇与斯大林》陆续被改编为纪录影片。他最近的著作包括《圣彼得堡:一部文化史》、《与约瑟夫·布罗茨基对话:跨越二十世纪的诗人之旅》等。
《见证》内容简介:这不是关于我自己的回忆录。这是关于他人的回忆录。别人会写到我们,而且自然会撒谎——但那是他们的事。 关于往事,必须说真话,否则就什么也别说。追忆往事十分困难,只有说真话才值得追忆。
回头看,除了一片废墟,我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尸骨成山。我不想在这些废墟上建造新的波将金村。
我们要努力只讲真话。这是困难的。我是许多事件的目击者,而这些都是重要的事件。我认识很多名人显要……
“没有回忆的人不过是一具尸首”。这是萧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见证》的整理者、俄罗斯学者伏尔科夫在该书序中的一句话。读完《见证》,心头非常地压抑和沉重。20世纪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头上不只是辉煌和花环,这早已不再是秘密。然而.透过他的回忆,阴霾沉沉的俄罗斯天...
评分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提到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寫了一本回憶錄,談到前蘇聯三十年代邻居們往對方燒水壶里吐痰。王小波說這本書令他“得到很大的樂趣”。《沉默的大多數》我看得爛熟,吐痰趣事也經常引用,就是從...
评分检举者和囚犯在音乐会上相遇了,有时候,他们互相鞠一个躬。 精神生活在战前几乎被压制的毫无生机,而这时却饱满了,热烈了,一切都变得鲜明了有意义了。 不说了,我不能再叙述我不愉快的一生了,我相信现在不可能有谁不相信我的一生是不愉快的了。在我的一生中,没有特别愉...
评分两个月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它,也了解了一下几十年来对此书真伪的争论。我还是相信它的,编者肯定做了许多加工,但那个大时代下的人与事的记载非常有认识价值。表面风光的苏联大作曲家,却自认为“一直在等待着被处死”的压抑、悲惨心理也是可信的。 对我们这些几乎与他同代的人...
评分已经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看完之后恋恋不舍。并非是说阅读的体验充满趣味,而是在一些片段中找到了和以前阅读中惊艳片刻的重合,一些相似的观点和视角,让我再次惊叹,所谓智慧就是一种预言的能力。 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回忆录,虽然以前也看过一些传记,但仔细回味起来,多少...
苏联文化史集中补课,当八卦看实在太精彩了。国内81年就翻译过来了...
评分「某作曲家,排了一个舞剧,叫红罂粟,跳了几十年,到了五十年代,改叫红花,因为他们终于发现罂粟在中国不是革命的象征,而是做鸦片的原料」
评分内容精彩,翻译顺畅,阅读过程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扼腕慨叹。关于索列尔金斯基、尤金娜、格拉祖诺夫、穆索尔斯基、哈恰图良等人的描述都非常有意思,老肖真是个幽默风趣的毒舌男啊!个人倾向于认为伏尔科夫没有作假,此书非常值得一看。
评分我也觉得volkov肯定加工了不少,虽然大体上是事实;可怕到最后看得很欢乐;看来契诃夫的作品的确很有音乐性,我也曾经把《我的一生》想像成一支弦乐四重奏;老肖和阿劳都猛烈抨击托斯卡尼尼,可见....
评分对,还是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更容易得多。这样你看到的总是你想要看的东西。这是鸡的心理-鸡在啄食的时候只看见眼前的那粒谷子,别的什么也看不见。-肖斯塔科维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