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四世纪伟大诗人但丁·阿利基埃里的长诗《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共一百首构成。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并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意大利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追求真理、追求“至善”的信心。
——《神曲·地狱》的东拉西扯 马翰如/文 鲁迅曾说过:“在年轻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说是读《神曲·炼狱篇》时,见“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
评分“受造恒久永罚永夜。入此地者,弃绝一切希望(C3,10)。”但丁读出地狱之门上的刻字。然后他跟随好老师维吉尔,但丁写尽每一种罪——嗜食者,好淫欲的,贪财好囤积的,愤怒、异端、暴力待己又亵神的,纷争者,背誓者,还有远航的尤利西斯。每一种罪他都找了罪人,他叫出他们的名...
评分85万字,终于看完了,看了好久,越往后看,越不好看。 我看的是田德望先生的翻译,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皇皇巨著,费尽心血。除了翻译正文之外,注释的文字又是正文的几倍。如《地狱篇》正文7万字,注释文字16万字。 我特地选的翻译成散文的文体,有不少人认为翻译成诗...
评分“受造恒久永罚永夜。入此地者,弃绝一切希望(C3,10)。”但丁读出地狱之门上的刻字。然后他跟随好老师维吉尔,但丁写尽每一种罪——嗜食者,好淫欲的,贪财好囤积的,愤怒、异端、暴力待己又亵神的,纷争者,背誓者,还有远航的尤利西斯。每一种罪他都找了罪人,他叫出他们的名...
没有那个宗教情怀,读着只为亲眼看看这究竟什么一笔作品,了解中世纪宗教的纯情。
评分虽然地狱篇里通篇描绘的都是鬼怪之事,但字里行间无不映射着对意大利现状的批驳,对对作为罗马帝国后裔的骄傲。结合诗人被流放的背景,政治上的抑郁不得志、诗人的流亡与抗争,对现实的愤懑和不平,就只能通过地狱中的鬼怪之事和诗人之言来表达出来。而地狱篇结尾的重返地面,又见繁星,或许也是诗人对未来一种美好的希冀吧。
评分非常好读,翻译的真好 不像想象的那种文学,很简单好懂 只看了地狱篇 那是如火如荼丰富又可怕的世界 如果真有这样的世界 对照现实,不知道这个能改变什么
评分一本让我想起七谷经的书
评分正如书名 神曲 旷世奇书神曲 但丁的才华让人叹服 严格的韵律让人欣然 奇妙的幻想 精妙的修辞 啧啧啧 虽然全书贯穿了但丁对女神的仰望 但是体现出的精神确实不可更赞 地狱篇当属第一 对各种人的批判 对魔鬼的描述 炼狱篇次之 最不好看的就是天堂 因为前面用掉了很多赞美的词 所以到这里只能滥用最高级 甚至最后见到上帝也只是说一片白光就过了 最后15-30首我都跳过了 果然是幸福的都一样 都是在天堂 而不幸的 在地狱的才各不相同 也好看更多 难怪很多人都只看了地狱篇 十分佩服能翻译神曲的人 黄文捷老师应该是中文译本里第一个用诗歌体翻译 并严格押韵 甚至按照行数来翻译的了 致敬!!!!读了三四个月 中间考二建暂停了个把月的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