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四世纪伟大诗人但丁·阿利基埃里的长诗《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共一百首构成。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并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意大利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追求真理、追求“至善”的信心。
让无聊的我来从《神曲》之《地狱篇》分析下但丁同学的心理吧。 首先,这家伙非常之自恋。他坚信自己拥有高人一等的道德品质,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文学上的伟大才华一定会被后人认可,甚至把自己和荷马、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并列。其实还有一点明显的证...
评分 评分——《神曲·地狱》的东拉西扯 马翰如/文 鲁迅曾说过:“在年轻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说是读《神曲·炼狱篇》时,见“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
评分 评分【按语: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Boccaccio 1313-1375)为示崇敬,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就都以La Divina Commedia(即《神曲》)为书名了。《神曲》虽是幻游类文学作品,但实际上隐喻繁多、思想深刻,尤其《炼狱篇(Purg...
地狱篇结束,打算再翻翻圣经再读这书
评分高二时读的,天才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果真是无穷尽的吧,当时感觉像在跟着但丁亲历“古欧洲真人版聊斋志异”,觉得有趣是有趣,可人物和诗歌串联理解上需要花不少时间,当时看的版本所有的人物介绍和典故都在一章节最后,看得时候只能不停地翻前翻后,太磨人了。打算过段时间重读读,顺便写点笔记。
评分地狱侃感官刺激,天堂吹理论理想,和梦中女神谈政治信仰是闷骚男的唯一爱好。每页要看的注释是正文的几倍,还好想象力也是同样的丰富。
评分正如书名 神曲 旷世奇书神曲 但丁的才华让人叹服 严格的韵律让人欣然 奇妙的幻想 精妙的修辞 啧啧啧 虽然全书贯穿了但丁对女神的仰望 但是体现出的精神确实不可更赞 地狱篇当属第一 对各种人的批判 对魔鬼的描述 炼狱篇次之 最不好看的就是天堂 因为前面用掉了很多赞美的词 所以到这里只能滥用最高级 甚至最后见到上帝也只是说一片白光就过了 最后15-30首我都跳过了 果然是幸福的都一样 都是在天堂 而不幸的 在地狱的才各不相同 也好看更多 难怪很多人都只看了地狱篇 十分佩服能翻译神曲的人 黄文捷老师应该是中文译本里第一个用诗歌体翻译 并严格押韵 甚至按照行数来翻译的了 致敬!!!!读了三四个月 中间考二建暂停了个把月的样子
评分没有那个宗教情怀,读着只为亲眼看看这究竟什么一笔作品,了解中世纪宗教的纯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