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历史

茶道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桑田忠亲
出品人:
页数:133
译者:汪平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2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78064
丛书系列:阅读日本书系
图书标签:
  • 茶道
  • 日本
  • 文化
  • 历史
  • 日本文化
  • 桑田忠亲
  • 文化史
  • 茶道
  • 历史
  • 中国文化
  • 传统技艺
  • 东方哲学
  • 礼仪文化
  • 古代生活
  • 茶文化
  • 修身养性
  • 历史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谓茶道,是“茶汤之道”(饮茶的仪式规范)这个用语的省略说法。“茶汤之道”的原型是兴盛于中国宋代的饮食游艺,它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初期传到日本,后来逐渐在日本开始本土化,成了日本式的风雅游艺,被称为“茶汤”,在室町时代(1336——1573年)中期,由珠光进一步加以游艺系统化,最后发展到被称作茶道。

茶道,实际上就是平常吃饭饮茶的艺术,是日常起居的礼仪法度,而且,也是社交的规范。这里最受重视的,是人与人心灵温暖的沟通交流,温和而宁静的氛围,是一种诉诸人们感觉的精神飨宴。最大限度提高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文化,向人们昭示并宣扬日常生活模范典型的,就是茶道文化。

本书以日本历史上与茶道有关的名人能阿弥、珠光、绍鸥、利休、织部、远州、宗旦、不昧等茶匠,佐佐木道誉、足利义政、松永久秀、信长、秀吉、家康、蒲生氏乡、黑田如水、加藤清正、织田有乐、伊达政宗等的茶会情形、名人逸事、人物传说等为中心,结合茶道的礼仪法式、茶具的由来,概要的叙述了日本独特的茶道传统文化的规范、茶会的变迁以及茶道的精神等。

作者简介

桑田忠亲,1902年11月21日~1987年5月5日。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毕业,历任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研究员、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等职。日本战国史以及茶道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著作有《日本茶道史》《千利休》《日本武将列传》《日本合战全集》等。

目录信息

一、 茶道的成立(能阿弥与珠光)
1 艺术家能阿弥
2 书院装饰法定式样的制定
3 茶架装饰法定样式的制定
4 茶架的技巧
5 东山皇室藏品的制定
6 茶道的开山鼻祖珠光
7 珠光提倡的茶之道
8 珠光的茶道改革
9 珠光流派的茶道传统
二、 茶道的大成(绍鸥与利休)
1 堺城
2 堺城的茶系
3 绍鸥的一生
4绍鸥的茶道
5绍鸥的门人
6 利休的出世
7 利休的权势
8 利休的死因
9 利休流派的茶道传统
三、 茶道的发展(织部与远州)
1 利休七哲与古田织部
2 织部的一生
3 织部的茶道
4 织部喜好的茶具
5 远州的一生与艺术特点
6 建筑家•造园家的远州
7 陶艺家远州与茶道中兴的著名器皿
8 远州与茶道
四、 茶道的普及(宗旦与石州)
1 千宗旦的一生
2 千家十职的起源
3 三千家的确立
4 千宗旦的茶室
5 千宗旦的茶道
6 千宗旦的交友
7 千宗旦的奇闻轶事
8 千宗旦的爱好
9 千宗旦的门风源流
10 片桐石州的茶系
11 石州的茶道经历
12 石州的茶风
13 石州的茶道形式
14 石州的爱好
15 石州的奇闻轶事
16 石州流派的各个派别
五、 茶道的规范化(不昧与不白)
1 近世封建社会的建立
2 武家茶的开始
3 柳营茶道的诞生
4 封建制度下的茶道观
5家元(宗主)制度的确立
6 松平不昧的石洲流派“大名茶”
7 七事仪式的制定
8 江户时代川上不白关注大众
六、 茶道的近代化与现代茶道的现状
前言
1 明治维新与茶道界的变动
2 文明开化与茶道
3 家元(宗主)制度的变容
4 家元制度的组织化与宣传
5 茶道界的民主化
6 茶道界通向近代化的道路
7 利休以后的茶道的颓废
8 明治以后的茶会和茶事活动
9 对茶的批判与改革论
10 走向现代茶道界的希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

评分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

评分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

评分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

评分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觉得翻译过来,还是弱了点。

评分

翻译质量很差,最为关键的“侘”字居然整本书都写成了“佗”,一些属于的解释明显有问题。

评分

这种演讲速记书其实不适合放入这个书系,字里行间游荡着一股不太恰当的随意性

评分

没有茶道和茶具的图片,不少地方都理解不清楚。译者竟然有四人。

评分

所谓孤寂,是指什么都不充分的风姿,故书画者,余白也;音乐者,余韵也。其结果,皆相当于茶之孤寂。日本艺术的着眼点,在于用东洋人的精神,表现没作好的不完全的形与姿。它源于认为神佛是全能的,而人是不完全的,人的世界也是不完全的这样一种观念。而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是建立在佛教的“诸行无常,会者定离”这样的世界观之上的。孤寂也好,幽静也好,都是指不完全的风姿与形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