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安迪自選集

浦安迪自選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浦安迪
出品人:
頁數:471
译者:劉倩 [等]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4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35806
叢書系列:三聯文史新論
圖書標籤:
  • 浦安迪
  • 海外中國研究
  • 文學研究
  • 古典文學
  • 漢學
  • 文學
  • 學術
  • 文學
  • 浦安迪
  • 中國文學
  • 古典文學
  • 比較文學
  • 學術文集
  • 唐詩研究
  • 文學批評
  • 漢學研究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浦安迪自選集》是作者的自選文集,收錄瞭其有關中國早期思想與經典、明清小說、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等的研究文章24篇,展現瞭其一以貫之的中西比較的理論維度和闊大的視野,比較全麵地反映他多麵的研究領域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通全的理解。

著者簡介

浦安迪(Andrew H.Plaks),1945年齣生於美國紐約,197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和比較文學係榮休教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東亞係教授。浦氏通曉十幾種語言,尤對漢語、日語、俄語、法語、希伯來語最為精通;研究領域廣泛,如中國古典文學、敘事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西文學文化比較等。

圖書目錄

作者小序
中國早期思想與經典
中國早期文獻中的天地有始、無始說
古代世界的經典化:遠自東亞的視野
中道、人性與成己成人:《中庸》的歐洲翻譯
中道與中庸:亞裏士多德《倫理學》和《中庸》的比較閱讀
中國古典小說:理論與評釋
前現代中國的小說
“文人小說”與“奇書文體”
《金瓶梅》非“集體創作”
《金瓶梅》崇禎本評注:瑕中之瑜
《金瓶梅》與《紅樓夢》中的亂倫問題
《西遊記》與《紅樓夢》中的寓意
《紅樓夢》與“奇書”文體
《紅樓夢》原稿為百迴本的設說
《紅樓夢》評點學的分類解釋
晚清儒學對《紅樓夢》的闡釋與張新之批評本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自我封閉”與“自我沉溺”
墜落之後:《醒世姻緣傳》與17世紀中國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雜題
平行綫交匯何方:中西文學中的對仗
《文心雕龍》中?對仗修辭之“骨”
不過夢一場
中華文明之謎與謎語
當代的文章:時文
晚明文學與繪畫的反諷美學
中國猶太人的儒化:開封石碑碑文釋解
《神麯一臠》賞析
齣版說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关注叙事结构,从大结构到小结构,从章节数量,情节的对称到微观部位设计——小结构的特点,其实他不太关注微观,浦安迪还是一个比较关注共性而非个性的学者。对语境的注意也十分有限。当然这与他的学术环境有关。奇书文体利用循环的套语,不断提示读者说书人的中间操纵的存在...

評分

清代梁《评书帖》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奇清代梁《评书帖》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书论观点。”的书论观点。此时书法上呈现出“好异尚奇”的美学观念的崇拜,开始出现大量异体字这种求异的心理,主要是强调书法的创作源于...  

評分

关注叙事结构,从大结构到小结构,从章节数量,情节的对称到微观部位设计——小结构的特点,其实他不太关注微观,浦安迪还是一个比较关注共性而非个性的学者。对语境的注意也十分有限。当然这与他的学术环境有关。奇书文体利用循环的套语,不断提示读者说书人的中间操纵的存在...

評分

关注叙事结构,从大结构到小结构,从章节数量,情节的对称到微观部位设计——小结构的特点,其实他不太关注微观,浦安迪还是一个比较关注共性而非个性的学者。对语境的注意也十分有限。当然这与他的学术环境有关。奇书文体利用循环的套语,不断提示读者说书人的中间操纵的存在...

評分

清代梁《评书帖》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奇清代梁《评书帖》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书论观点。”的书论观点。此时书法上呈现出“好异尚奇”的美学观念的崇拜,开始出现大量异体字这种求异的心理,主要是强调书法的创作源于...  

用戶評價

评分

比較文學啊

评分

隻讀瞭其中一篇

评分

還不錯,值得一看,有一些好的見解

评分

漢學傢浦安迪是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四大名著)研究界裏的哲學傢,我雖然不怎麼同意他的觀點,但是承認他提齣瞭一些引人深思的思想和問題,等待後人做齣迴應。由此可見,即使是四大名著這樣被成韆上萬人研究的作品,也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因為大部分研究未必有浦安迪這樣的深度。

评分

主題不如專論明代四大奇書的那一本來得集中,且內容重復之處不少,不過思路多有創見,也能看齣浦安迪老師對中國傳統文化諸種現象的觀照之敏銳,運用的理論工具植根於西方學術體係,因而具備比較完備的漢學錶述範式,對大陸學人當有藉鑒意義。不足是翻譯質量一般,且作為海外漢學傢的浦老師多少也難避免過度甚至扭麯闡釋的問題,具體落實到四大奇書中的“五行”寓言即有明顯闕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