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的现代性

古典诗的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江弱水
出品人:
页数:315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28.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793
丛书系列:读书书系
图书标签:
  • 江弱水
  • 诗歌
  • 古典文学
  • 诗歌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
  • 古典诗的现代性
  • 文学研究
  • 古典诗
  • 现代性
  • 诗歌研究
  • 文化传承
  • 文学批评
  • 现代诗
  • 古典美学
  • 诗学理论
  • 人文精神
  • 跨时代对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用一把欧美名牌钥匙,怎能开得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然而,作者却“想拿西方诗学的试纸,来检测一下中国古典诗的化学成分”。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词加以重读、复述与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作者简介

江弱水先生,本名陈强。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著有《抽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从王熙凤到波托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古典诗的现代性》(三联书店2010年10月);诗集《线装的心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编有《余光中选集》(全五卷,与黄维樑先生合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卞之琳文集》(全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等。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部分 南朝文学篇·概说
第一章 颓加荡
第二章 讹而新
第三章 断续性
第四章 互文性
第二部分 唐诗篇·概说
第五章 晚期杜甫:独语与冥想
外一章 苦功通神:杜甫与瓦雷里、艾略特论诗之相契
第六章 李贺:颓废的混乱
第七章 李商隐:互文的奇观
第三部分 宋词篇·概说
第八章 周邦彦:染织的绮语
第九章 姜夔:从镜像到心像
第十章 吴文英:语言的魔障
余论 从“五四”到三十年代:传统的重估与转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序一(黄维樑)
后序二(江弱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册子的内容确实如采云祥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选诗词大家而鞭辟入里,用西方之诗学阐缤纷斑斓于感官,且理性并重,使得其风格鲜明而眺丽. 且所选之各家,各有代表,各具典型,我以为是当代不易多得的评判诗词诸家的好本子. 例来,作诗评诗两不...  

评分

第一次读江弱水的书,是《陆客台湾》,时值第一次入台自由行前夕,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但说了些什么,后来基本忘了。倒是上半年看《诗的八堂课》,甚为惊艳,才有了这本书的阅读。 《诗的八堂课》立论之新,解诗之妙,贯通古诗今诗中诗西洋诗的格局视野与气魄,都令人赞服。但那...  

评分

第一次读江弱水的书,是《陆客台湾》,时值第一次入台自由行前夕,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但说了些什么,后来基本忘了。倒是上半年看《诗的八堂课》,甚为惊艳,才有了这本书的阅读。 《诗的八堂课》立论之新,解诗之妙,贯通古诗今诗中诗西洋诗的格局视野与气魄,都令人赞服。但那...  

评分

评分

理论上说,自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以来,任何对古典文学的阐释都是一种现代阐释,江弱水先生的新著《古典诗的现代性》则是最新的一次实践。本书的特出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阐释的“现代性”抱有明确的自觉,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提供的试纸和标尺,江先生对中国古典...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诉诸于常见的比较文学式的联想策略,而疏于验证命题的合法性,但借力于扎实的细读功夫倒也捋出了一些有效的结论,就是本书的耐看之处。

评分

其實我覺得古典詩與西方現代主義是暗合,同理與新詩的現代主義也是暗合;將新詩的重生寄望於此未免有些一廂情願。讀到後半覺得架構薄而“理”不能“一以貫之”,果然比起整座森林的宏大描繪更像樹木寫生(?)。但是講得真好看,文本分析非常動人❤講韓先生白先生和夢窗的部份笑得我打嗝……(但像這樣的評語,其實非常輕率浮淺,決定認真讀江先生。2011.11.30

评分

虽然明知可能都是沙上之塔,可沉醉于细节间的品藻,依然欢喜不置。说到底,江老师想要“将书写得好看”的初衷,也许只在于从熟稔的由汉至宋的诗赋文史中,搜剔出一条与西方现代诗精神相契的脉络,替心爱之物营建一处安妥的居所吧。

评分

如黄维樑所说,局部精彩(论清真、白石、梦窗词部分颇多启发),但其理不能一以贯之,不少批评都对准现代性的界定。中国古典诗本非“古典主义”的,不考虑坐标系变化,基于古典/现代的对立来观察固然能得到审美的共通,却很难说具备现代性意识或现代主义的精神情境。六朝至吴文英一脉是传统的产物,也是不可分离的部分,将它抽离出来置入现代主义话语,多有无力或龃龉之处。如六朝的颓、荡与decadence的内核实际颇为不同;论断续性,仍在谈骈散的区别,但将骈文与律诗推为现代性显然不妥;用典若是现代主义的特质这笔账恐怕难以算清了。

评分

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再对不过。按照李欧梵那天的话来说,这种东西看似毫无预谋的对位实非偶然。对梦窗词的批评看得太痛快,这样玉老田荒碎得满地的词不叫人头痛也难。白石道人心理这一方面倒是完全没有关注过,算是意外收获了。长吉的现代性还要再考虑,长久以来一直都把其中的跳脱感看作是骚人余脉。说白了还是波德莱尔-爱伦坡-普鲁斯特-本雅明一线,历时性和共识性至关重要的对转,也就是空间上的并置取代时间轴纵向的连贯,中国无史诗,怕是与之不无关系。颓废什么的到还只是内容层面,断续性则必然包含于互文性(用典)的泛滥之中,至于讹而新到未必是现代性独有,当年的玄学派之新怕是不下于此。又:书中还有些错别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