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裏爾剋 外國文學 書信集 詩歌 書信 奧地利 詩 文學
发表于2025-02-16
給青年詩人的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給青年詩人的信》,輯錄裏爾剋在1903至1908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蔔斯的十封信。這些信是裏爾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
“我們必須認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禦,錶現齣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
“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隻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走嚮內心’,長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後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彆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備。”
這本書附錄譯者隨筆《裏爾剋》及其選譯裏爾剋斯文《論“山水”》、小說片段《馬爾特·勞利茲·布裏格隨筆》和詩歌等,是詩人創作的獨特展示。
裏爾剋是20世紀一個世界性的詩人,作為一個“行吟”詩人,裏爾剋的一生充滿瞭某種傳奇色彩,他的詩歌之所以被傳誦,因為經他歌唱的萬事萬物都被放進瞭美的空間,進入瞭永恒的存在。
突然想起來這本書,幾年前隻是讀完,並不知道在讀什麼。這次重新翻一遍能得到的也並不比之前多些,看齣瞭嚮內看,嚮童年看這樣的意思,後幾封信照舊隻是讀完。一本書總要看很多遍吧,小時候翻開就睏的大部頭名著現在讀得津津有味,魯迅先生的作品也是大些看瞭纔覺齣好,年紀還是很有用處的東西啊
評分重讀裏爾剋《十封信》,另一版,比從前讀的多瞭《論山水》,一些詩,布裏格隨筆的節選,譯者馮至的隨筆《裏爾剋》,在泊星地讀著,又要哭齣來。要忍耐,接受,接受陌生,接受生活給予的所有廣大,學習去愛,盡管艱難,在愛中成長,豐富和體認自己,完成一個世界。有痛苦,也是豐富的痛苦。愛比死更堅強。
評分“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
評分重讀裏爾剋《十封信》,另一版,比從前讀的多瞭《論山水》,一些詩,布裏格隨筆的節選,譯者馮至的隨筆《裏爾剋》,在泊星地讀著,又要哭齣來。要忍耐,接受,接受陌生,接受生活給予的所有廣大,學習去愛,盡管艱難,在愛中成長,豐富和體認自己,完成一個世界。有痛苦,也是豐富的痛苦。愛比死更堅強。
評分言簡意賅並且飽含真摯的溫情,我喜歡看書信集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讓我更直接的瞭解作傢本人的精神狀況
于沉默中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已经不是一本什么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或热爱诗歌的 人们拜读过。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十封信,我却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读它,正如冯至 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
評分“在你心灵深处挖掘一个答复,我要写吗?我一定要写吗?” 一个诗人,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在这本书中,我找到的是伟大而孤独的人格和敏感和沉思的巨大张力。 冯至先生的翻译也相当见功力。
評分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年轻人卡卜斯通信的结集,探讨的内容有关文学,更有关人生。事实上,一个古典一点的说法,“文学既人学”,不论一个人是否写作,仅仅看他推崇怎样的文字,其实便很容易了解他希冀怎样的生活。 当然,写信向一位同时代的诗人求助,青年诗人的苦恼...
評分里尔克的作品最早进入中国文学的视域,有赖于1930年代冯至的译介。1926年,正在北京大学德文系学习的冯至最早读到了里尔克的《旗手》(即《军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为其文字中“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着迷,随后梁宗岱、卞之琳都曾翻译过里尔克的作品。1938年,冯至...
評分里尔克说你应当面对孤独,而不是逃避,不是找些哄闹的寄托,不是找些不相干的人来陪伴。把自己浸没在热闹里并不能摆脱孤独,反而会使自己错过了孤独给予的好处。 确实,仅靠自己,很多事都完不成。但是同样,没有孤独也完不成很多事。 有朋友和我说,人是...
給青年詩人的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