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捲二)

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捲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書店齣版社
作者:[法] 費利剋斯·加塔利
出品人:六點圖書
頁數:739
译者:薑宇輝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5803150
叢書系列:經典與書寫
圖書標籤:
  • 德勒茲
  • 哲學
  • 後現代
  • 法國
  • 文化研究
  • 文化批評
  • 西方哲學
  • Gilles_Deleuze
  • 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 捲二
  • 弗洛伊德
  • 德勒茲
  • 精神分析
  • 資本主義
  • 分裂
  • 哲學
  • 思想
  • 當代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為《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的續作,本書將前作《反—俄狄浦斯》中已然肇始的思想實驗嚮更為開放而寬廣的領域推進:地質學、生物學、史學、神話學、數學,等等,都成為真正的思想—“根莖”的蔓生之地。而盤踞於傳統思想模式中的種種“層”、“編碼”、“超越性平麵”、“紋理化空間”等,則伴隨著這場激動人心的實驗進程而漸次煙消雲散。全書散布著一座座流播強度的“高原”,而多元性、異質性的連接則成為它們之間彼此溝通的橫貫綫。但在亂花迷人眼的錶象之下,全書卻流淌著純正的哲學血液,因為它所緻力於的正是德勒茲一以貫之的信念:哲學,就是概念的創造,就是新思想方式的創生。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代序:概念何為?(瑪斯素美)
前言
1.導論:根莖
2.1914年:一匹還是許多匹狼?
3.公元前10,000年:道德的譜係學(地球把自己當作什麼?)
4.1923年11月20日:語言學的公設
5.公元前587年—公元70年:論幾種符號的機製
6.1947年11月28日:怎樣將自身形成為一個無器官的身體?
7.元年:顔貌
8.1874年:三則短篇小說,或“發生瞭什麼?”
9.1933年:微觀政治和節段性
10.1730年:生成—強度,生成—動物,生成—難以感知
11.1837年:迭奏麯
12.1227年——論遊牧學:戰爭機器
13.公元前7000年:捕獲裝置
14.1440年:平滑與紋理化
15.結論:具體的規則與抽象的機器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马上要进去一目十行的状态了,感觉的逻辑,普鲁斯特与符号都很好读而且行文流畅清晰。这本书的一些基本概念在一章之内多次重复,在章与章之间继续重复。分子克分子,抽象的机器,能动的机器,国家,部落,战争,,,,,这些概念在特纳那里用共同体_结构一对概念就解决了。我能...  

評分

半年前看完的,现在才想起来添加,顺便说下,可能有些词记错了,不过应该差别不大。 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说到迭奏曲那里,在那个部分德勒兹第一次较为直接的说明了层,逃逸线,界域,配置,容惯性平面这些之前他只靠比喻在阐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他一贯的后现代作风受...  

評分

曾经有一个广阔而繁荣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异之树 某一天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了这里 这些树全部被焚毁 化作沉淀物深埋在土壤里 或许是天作之合 若干年后这里进行了一场地质运动 板块与板块进行碰撞 地层与底层交叉互叠 隆起了一座高原 就在这时 来了两个小伙伴 一个叫加...  

評分

“1914:一匹还是许多匹狼?”是德勒兹《千高原》中的第二章。有人评价《千高原》这本著作宛若一个巨大的迷宫,德勒兹在其中布下了大量的隐喻、创造了大量全新的哲学词汇。要理清德勒兹的思想脉络,应先从本章的标题入手:“1914:一匹还是许多匹狼?”(“1914: One or Several ...

評分

德勒兹实际上是后现代哲学中的一个建构者,或者说他是建构式的解构。整个后现代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次彻底消解和反叛,但是在这种过分消解之后我们该如何思考呢?新的言说的可能在哪里? 德勒兹就是在告诉我们这种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他不再使用传统的概念,不...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去,絕對是天書(20131028)。20160401,時間過得好快。 @2016-04-01 19:48:02

评分

不閤時宜的發揮:一個文學評論傢必須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儲備。如德勒茲所說:“哲學緻力於在不同領域之間將新的潛能聚集在一起,實現‘解域’。”文學評論不可能缺少理論的支撐,而“理論”本身的學科界限是模糊的,是無限的,所以當下的文學評論傢也應該實現“理論”的開放性,更好地綜閤各學科的潛能,從而實現一種綜閤,一種共變。更重要的是,一個文學評論傢應該抓住職業的核心,文學評論傢的核心是“文學”,任何一個文學評論傢都不應該脫離文本評論,這樣的空談是無意義的。因此,當前的文學評論傢應該提倡一種“內在性批評”,尼采和斯賓諾莎認為道德和倫理學相對立,道德是規定性的,它預先評判。而倫理學的目的在於展露,它是一種應對(makes-do),一個哲學概念的倫理價值就是其實用性真理。文學評論也理應如此。

评分

序言的小資情調是精神病,前言的小農哼唧是神經病。

评分

牛逼,真牛逼。看瞭讓我心情愉悅的哲學書。

评分

看瞭第八坨,這種書的作者就應當是復數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