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柔缙,台湾大学法律系司法组毕业。曾任台湾《联合报》政治组记者、《新新闻周刊》资深记者,现为专栏作家。著有《私房政治——二十五位政治名人的政坛秘闻》(1993)、《总统是我家亲戚》(1994)、《总统的亲戚》(1999)、《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2005)、《官前町九十番地》(2006)、《喜事台湾》(2007)、《台湾摩登老广告》(2008)。
台湾日据时期的世态民情。
让我们一起追索那些被遗落在过去,以及被深藏于现代的台湾人的历史。
时代不专属于谁,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
不追洋物,非关西方文明,而是观看与感觉那个时空下,“人”与“事”、“地”的交会,所展现具有时代风的世相人情,许多还深藏、绵延到当代。
插图如果能多一些真实的就好了,插画我觉得没有真实影像有震撼力。还是觉得《我们台湾这些年》好看一些,比较贴近我们现在的状态。另外《野火集》也是不错的书,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 书名及封面相比较于内容,更吸引我。
评分插图如果能多一些真实的就好了,插画我觉得没有真实影像有震撼力。还是觉得《我们台湾这些年》好看一些,比较贴近我们现在的状态。另外《野火集》也是不错的书,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 书名及封面相比较于内容,更吸引我。
评分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刊《东莞时报》文化版B04 张爱玲说:“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的确如此,在《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的阅读过程中,笔者跟随作者的细节挖掘,看到一部在西风东渐的环境下逐渐变化的台湾民众生活图景,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日据台湾的历史情...
评分插图如果能多一些真实的就好了,插画我觉得没有真实影像有震撼力。还是觉得《我们台湾这些年》好看一些,比较贴近我们现在的状态。另外《野火集》也是不错的书,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 书名及封面相比较于内容,更吸引我。
评分照例先说说书缘。花姐去奇旺旅行,发了微博晒了路上看的书,就是这本。关于小人物的喜悲人生,也是我心头所好。加上台湾、日据时期这几个关键词,更是立马上网下单入手了。周二正值开一天的会,小书正是“会议室之宝”,专心致志看到一半,停下来给xw发短信说,就是喜欢...
历史的常态与变态
评分虽然算是不错的题材,但个人认为作者并没有解读到真正深刻的内涵,无非整理报纸罢了。另外,中学生一般的写作风格掺杂自恋心态实在让人接受不能。
评分浮生百态
评分历史的常态与变态
评分需要一本台灣史,特別是一本台灣日據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