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价值”是“五四运动”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当年的文化先驱们站在传统的外面,反思、重新评价传统,对传统抱有激烈的批评,“反传统”是其标签,而今视之,孰是?孰非?又孰解?
全书在深邃而又犀利的批判理性精神的指引下,沿着“五四运动”新思潮的体系深入,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传统与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重新审视古典传统中的礼治秩序、主奴根性、道德意识、天朝心态等等,意在从中探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文化的深层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全书于繁复的史料中洞幽发微,于看似荒谬中条分缕析,常于看似不经意处有令人拍手叫绝之创见,启人深思与回味。
现在看一个八十年代的思想者写五四,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看,只打四星是因为距成书时隔二十年,当时的很多看法现在看也有点偏激,包括作者也这么认为。 本书写于思想界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关于左与右、新儒家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等中国文...
评分现在看一个八十年代的思想者写五四,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看,只打四星是因为距成书时隔二十年,当时的很多看法现在看也有点偏激,包括作者也这么认为。 本书写于思想界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关于左与右、新儒家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等中国文...
评分现在看一个八十年代的思想者写五四,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看,只打四星是因为距成书时隔二十年,当时的很多看法现在看也有点偏激,包括作者也这么认为。 本书写于思想界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关于左与右、新儒家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等中国文...
评分现在看一个八十年代的思想者写五四,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看,只打四星是因为距成书时隔二十年,当时的很多看法现在看也有点偏激,包括作者也这么认为。 本书写于思想界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关于左与右、新儒家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等中国文...
评分现在看一个八十年代的思想者写五四,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看,只打四星是因为距成书时隔二十年,当时的很多看法现在看也有点偏激,包括作者也这么认为。 本书写于思想界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关于左与右、新儒家与西方所倡导的普世价值等中国文...
空洞宽泛的时代作品,实在没有再版的必要。林岗写的部分更是前后矛盾,抒情的近乎肉麻。如果民族性和国民性没有种族色彩的话,那么其立论所在何处?缺少了他者的民族性和国民性是否还能成立?且其中部分论点与引文互相矛盾。徐光启的《海防迂说》的所谓实证精神归之于利玛窦的影响,作者想当然的成分居多。把缠足归之于理学家的“倡导”也有点可笑。作者以五四继承人身份自居,必要将仁义礼打倒在地,可所论仍不出五四论调,五四论调已是失之于浅薄,作者更是前后矛盾到关公战秦琼的地步。作为学术史一环阅读尚可。
评分跌跌撞撞读完这本书,就我个人而言理论性太强。谈国民性的书看了一些,感觉都是这个套路。想想,当今国民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只要国家依然开放,东西方文明不断交融,新的文化将造就新的一代人!
评分当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批判。
评分八零年代重新扛起五四大旗的新启蒙思潮下的作品,刘再复、李泽厚、林岗三人的基调是一致的,今天看来有些论点有失公允,但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尤其是论述中表达的个人情感,现在仍透出着光和热。
评分让我们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老是有种感觉:作者说的,正好也是我所想的。只是我没办法把它表达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