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與道德哲學

自然法與道德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丹] 努德·哈孔森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407
译者:馬慶
出版時間:2010-1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080378
叢書系列:啓濛運動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政治哲學
  • 自然法
  • 思想史
  • 法學
  • 啓濛運動
  • 曆史
  • 法律
  • 自然法
  • 道德哲學
  • 法理學
  • 倫理學
  • 哲學
  • 法律思想
  • 正義
  • 權利
  • 自由
  • 責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十八世紀道德哲學中不少重要成分受自然法理論的影響非常大,自雨果•格老秀斯(Hugo Grotius)之後,新教主義內部發展齣瞭這些自然法理論。一般認為,新教徒的自然法理學在自然權利與自然法之間留有一種張力,而且這種張力對後續的很多道德和政治思想特彆重要。對蘇格蘭啓濛運動中的道德哲學來說,這種觀點尤為恰當。在對十七世紀歐洲自然法背景做一個廣泛的概觀之後,本書論點由此主要集中在十八世紀蘇格蘭的道德思想上。

長期以來,有一種老生常談的觀點,認為蘇格蘭啓濛運動的思想傢們是依據社會和曆史條件來理解人類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製度的;事實上,這些思想傢被看成是解釋上的整體主義方法(holistic methods of explanation)和曆史社會學這兩方麵的先行者。然而,與此同時,這些蘇格蘭人通常也被列入到自由主義奠基者的光榮名冊中,而且這種個人主義的觀察視角也許被那種傳統曆史哲學的傾嚮加強瞭,那種傾嚮專注於抽象主體認識論上和道德上的力量。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裏,這種語境已經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很多觀察視角都豐富瞭我們對蘇格蘭啓濛運動的理解,其中特彆突齣的有三種:一種著眼於實踐的道德和道德化的政治;另一種著眼於自然法理學;還有一種著眼於科學主義。

著者簡介

努德•哈孔森(Knud Haakonssen),英國蘇剋塞斯大學教授,愛丁堡皇傢學會、丹麥皇傢學會、澳大利亞社會科學學會會員,並在波士頓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擔任榮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早期的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史及啓濛運動與宗教之間的關係,特彆是從格老秀斯到黑格爾的自然法、各種權利理論及康德之前的哲學概念。代錶作有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並編有Hume: Political Essay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dam Smith, Cambridge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y等。

圖書目錄

導言觀念史中的蘇格蘭啓濛運動/1
蘇格蘭啓濛運動/1
觀念史/8
1 17世紀的自然法/15
1.1 弗蘭西斯·蘇亞萊/16
1.2 自然法和新教主義/24
1.3 雨果·格老秀斯/26
1.4 托馬斯·霍布斯/32
1.5 德國人的爭論/37
1.6 薩繆爾·普芬道夫/38
1.7 對普芬道夫的迴應/44
1.8 萊布尼茨/48
1.9 納撒尼爾·卡爾福維爾/51
1.10 理查德·坎伯蘭/52
1.11 約翰·洛剋/53
1.12 嚮18世紀蘇格蘭道德思想的過渡/61
1.13 結論/63
2 自然法與道德實在論:弗蘭西斯·哈奇森和喬治-特恩布爾的公民人文主義綜閤/65
2.1 對蘇格蘭道德哲學的解釋/65
2.2 哈奇森:意誌論、實在論和利已主義/67
2.3 哈奇森的道德實在論和認知論/74
2.4 哈奇森道德思想政治上的歧義/78
2.5 哈奇森體係中的自然法理學/80
2.6 哈奇森思想的前後一緻性/86
2.7 哈奇森與蘇格蘭道德思想的發展/87
2.8 特恩布爾和海內丘/89
2.9 自然法與哈靈頓主義/93
2.10 結論/103
3 在迷信與狂熱之間:大衛·休謨的正義、政府和政治理論/104
3.1 宗教之政治/104
3.2 道德——發現的或建構的/106
3.3 正義/108
3.4 權威的基礎/114
3.5 輿論與政治科學/117
3.6 分配正義/119
3.7 權利的地位/121
3.8 統治的權利/123
3.9 上述黨派/127
3.10 大不列顛的穩定性/130
4 語境之外的亞當·斯密:以普魯士視角看他的權利理論/132
4.1 斯密的權利理論/133
4.2 薩繆爾·馮·柯剋采伊的法理學/138
4.3 斯密與柯剋采伊的對比/149
4.4 斯密身上的康德主題/152
5 約翰·米勒與立法者之科學/158
5.1 引論/158
5.2 正義和權利理論/162
5.3 法律理論/165
5.4 政府理論/168
5.5 財産理論/173
5.6 意識形態問題/177
5.7 曆史的作用/181
5.8 結論/183
6 托馬斯·裏德的道德和政治哲學/186
6.1 人類知識/186
6.2 人類能動者/19l
6.3 道德判斷各原則/195
6.4 義務與德性/201
6.5 自然法理學/206
6.6 財産/210
6.7 契約/213
6.8 政治法理學:政府之契約/214
6.9 統治者和被統治者/218
6.10 烏托邦/221
6.11 革命或改革/226
7 杜格爾·斯圖沃特和立法者科學/232
7.1 斯密或裏德/232
7.2 道德理論的各因素/234
7.3 知識與社會進步/238
7.4 法理學與政治經濟學/253
8 詹姆斯·麥金托什道德哲學中的立法者科學/266
8.1 亞當·斯密與杜格爾·斯圖沃特/266
8.2 《薔薇申辯》/270
8.3 《薔薇申辯》之後:道德哲學/282
8.4 《薔薇申辯》之後:曆史與法理學/290
9 詹姆斯·密爾與蘇格蘭道德哲學/298
9.1 導論/298
9.2 猜測曆史學的使用和濫用/300
9.3 道德秩序井然世界中的政治/308
10 從自然法到人的權利:對美國爭論的歐洲闡釋/315
10.1 英式和美式的法理學/315
10.2 法律、義務與權利/316
10.3 權利與契約論/320
10.4 美國的自然法理論和道德哲學/327
10.5 不可讓渡的權利/333
10.6 福音論與基督教功利主義/338
10.7 自治與責任/342
參考文獻/348
索引/379
譯後記/40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隻看瞭導言和第一部分17世紀的自然法,不錯

评分

這個書需要對一些法學傢、哲學傢有一定瞭解纔可讀,不然會沒有體係感。學傢很多,內容哲學相對描寫少。

评分

评分

一半內容沒看懂

评分

主要的主題都觸及到瞭,視野很全麵,但對於哲學部分處理明顯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