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村有道

橋村有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譚同學
出品人:
頁數:48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0
價格:4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35363
叢書系列:田野深描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人類學
  • 民族誌
  • 中國鄉村
  • 鄉村
  • 譚同學
  • 農村
  • 農村研究
  • 橋村
  • 有道
  • 人生哲學
  • 村居生活
  • 智慧之道
  • 傳統文化
  • 鄉土智慧
  • 生活感悟
  • 民間智慧
  • 心靈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基於豐富的田野材料,對湖南省一個漢族村落的曆史及村民生命史予以詳細的敘述和分析。

作者認為,與梁漱溟、費孝通所說的傳統鄉村社會的“倫理本位”與“差序格局”相比,當代中國鄉村社會已經形成瞭“核心傢庭本位”和“工具性圈層格局”的特徵。主要如:鄉村的縱嚮與橫嚮社會結構正在發生共變;鄉村社會不再是費孝通所描述的“熟人社會”,而是融入瞭大量陌生社會行為規則的社會(盡管村民間仍是熟人);村民以“己”為中心,一圈圈往外“推”展其關係時,“推”的核心依據不再是“倫常”,而是工具性的有用性,以緻形成瞭“工具性圈層格局”;財産關係理性化說明村民不再如梁漱溟所說的依據“倫理本位”而有“共財之義”;嚮往不勞而獲的勞動觀和財富觀說明村民人生觀已轉嚮“嚮外用力”。這些論斷,都將前人的研究往前推進瞭一步。

針對中國鄉村研究兩種觀點——“革命—再革命—告彆革命”、當代鄉村社會基礎是“無公德的個人”及不管昨日和明天隻顧今日的人,本書以大量的經驗敘述為基礎,作齣瞭自己的判斷。作者認為,鄉村社會傳統在革命中既未完全中斷、也非完全延續,革命在縱嚮社會結構上改變瞭鄉村社會(典型過程是“翻身”),但在橫嚮社會結構上則延續瞭傳統,村民並沒有將“階級認同”作為處理與其他村民關係的核心標準。該書還論證在當代鄉村社會中,雖然個人主義確實開始急劇膨脹,但絕非毫無底綫地變成瞭“無功德的個人”狀態,而是在核心傢庭內部仍然基本完整地保持著情感主義至上取嚮,在核心傢庭以外則既有個人主義的一麵,也有情感主義的一麵。在社會心態上,虛無的一麵開始睏擾村民,但村民亦尚遠非陷入深度虛無、隻管今日不管昨天和明天,而是也有關注曆史的、意義連續的一麵。

著者簡介

譚同學,1978年生於湖南郴州永興。先後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係、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係獲法學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2010年自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博士後流動站齣站後,留校任教。主要學術興趣為社會人類學與鄉村社會研究,重視社會人類學與社會學、曆史學、政治學、法學及哲學的交叉研究視野。

圖書目錄

序(麻國慶)
橋村地圖照片及相關圖錶
本書所涉主要人物及關係
第一章 導論1
一、村莊社會結構:論題及其研究路徑3
二、耕耘於“熟地”:文獻綜述12
三、重訪橋村:田野與方法32
第二章 祖蔭下的差序格局 ——倫理本位理想及其社會結構實態44
一、倫常道德理想和族權實態47
二、祖蔭和土地:為何及如何生存53
三、婚姻形式與傢庭生活目標59
四、傢庭、宗族與個人人生意義構建65
五、宏觀政治史及其村莊道德化敘述72
六、族有界而傢無界78
七、亂世不亂村:村內懲戒與基層政治86
八、小結96
第三章 “革命”旗幟下的道德與權力競爭 ——集體主義話語下的社會變動98
一、重確身份與政治化社會分層99
二、新國傢、新婚姻及其實踐107
三、資源緊缺時期的村莊權力格局115
四、“四清”運動的矛頭及其轉嚮123
五、“奪權”與反“奪權”:圍繞道德大旗的競爭131
六、“革命”旗幟下權力競爭中的年輕人138
七、“闖齣去”:另一種努力145
八、小結152
第四章 權力劇場的道德秘密 ——新時期村莊政治及其社會基礎155
一、新時代的老乾部156
二、褲帶、口袋兩道“關”164
三、“反叛”的村民及其公私觀170
四、誰來約束村莊權力178
五、無需德望的村長185
六、權力競爭:精英的“遊戲”191
七、權力競爭的個體因素199
八、小結207
第五章 道德、權力與糾紛解決 ——衝突性事件視角下的社會變化209
一、族無界而村有界211
二、親屬製度與“野種”的尷尬217
三、村頭打架村尾和223
四、血緣與地緣間的“我們感”230
五、“偷人”、丟醜與難為情的調解236
六、“狗肉上正席”:“偷人”糾紛的變化242
七、“灰社會”及其糾紛擺平術248
八、小結256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與權力 ——社會轉型中的個人、傢庭與村莊259
一、傢事、公事與村莊公權261
二、艱難的“姑侄”婚配268
三、同宗婚與村莊道德變化275
四、孝道相對式微與社會繼替睏境281
五、盜賊、毒品與鄉村灰化292
六、時尚、金錢與“英雄”的曖昧301
七、小結316
第七章 道德、權力與信仰變遷 ——變革社會中的村民及其意義世界318
一、以祖先崇拜為核心的信仰321
二、破壞“舊偶像”和嫁接新理想333
三、宗教與弱者的救贖需求339
四、宗教不堪現世生活之壓348
五、自然崇拜及其工具化358
六、祖先崇拜的“復興”與弱化367
七、小結377
第八章 從倫理本位邁嚮核心傢庭本位 ——現代性轉型中的道德、權力與社會結構379
一、倫理本位:社會結構之傳統特徵379
二、“翻身”:社會結構的縱嚮變化387
三、“大轉摺”:社會結構的縱嚮與橫嚮共變399
四、工具性圈層格局:新的社會結閤機理416
五、邁嚮核心傢庭本位的鄉村社會441
參考文獻458
中外譯名對照錶482
後記48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的第三章开始,刚好可以和手头在读的另一本《国家的视角》中有关革命的部分结合起来看。相当于给后者的理论论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证内容。不过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限于为别的理论做注解。只是我不是科班出身,既谈不了什么理论,也对之不甚感兴趣。这一点也就不多说了...  

評分

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究竟为何?如何进行中国乡土社会性质及其变化的研究?——是中国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谭同学新作《桥村有道》,对这两个关系到中国社会治理之道和学术之道的根本问题,提供了新的解读思路。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基于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这一...

評分

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究竟为何?如何进行中国乡土社会性质及其变化的研究?——是中国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谭同学新作《桥村有道》,对这两个关系到中国社会治理之道和学术之道的根本问题,提供了新的解读思路。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基于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这一...

評分

这本书的第三章开始,刚好可以和手头在读的另一本《国家的视角》中有关革命的部分结合起来看。相当于给后者的理论论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证内容。不过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限于为别的理论做注解。只是我不是科班出身,既谈不了什么理论,也对之不甚感兴趣。这一点也就不多说了...  

評分

这本书的第三章开始,刚好可以和手头在读的另一本《国家的视角》中有关革命的部分结合起来看。相当于给后者的理论论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证内容。不过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限于为别的理论做注解。只是我不是科班出身,既谈不了什么理论,也对之不甚感兴趣。这一点也就不多说了...  

用戶評價

评分

同意第七章的結論

评分

CHPT.7

评分

華中那幫人要再不能上升到理論高度,也就。。。

评分

一本好的村落民族誌,閱讀體驗堪比一本復調結構的小說。

评分

以經驗材料為基礎,將村莊社會的橫嚮結構與縱嚮結構放在曆時的維度,考察道德倫常與兩者變化之關係,迴應“革命”等主流話語研究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