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是本關於犯罪心理學的小說集,以精神分析學理論為基礎,展開對案中人物、案情的心理學分析。作者主張破案的關鍵在於一些偶然性事件的發生,偶然性的事件當然是罪犯潛意識中的疏忽。在罪犯的潛意識中都會有被抓住的渴望,或者說犯罪的目的就是為瞭被抓住,就像通奸者往往會指引他人來抓奸一樣。罪犯的道德和良心會讓他們在犯罪過程中不經意留下蛛絲馬跡,沿著這些道德和良心——也就是精神分析 專業術語說的“超我”——留下的軌跡,我們就可以抓住罪犯。
李孟潮,精神科主治醫師,個人執業,專業方嚮為成人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及整閤性精神分析,工作室網站www.limengchao.com 。
这集子里的文章大多数是2000-2005年写的,大多数写作目的是谋生。文章写的很“杂志化”。 也曾经想过,要再把小说写得更“完美”一点。 比如说很多细节、对话很粗糙,很多精神分析理论也没说透,朱丹心、马知良的个性还是不够鲜明,兰坡和吴梦娟基本上没有进行人物塑造...
評分《抹杀的解析――精神分析小说集》读后感 作者:李孟潮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12 第一版 借用书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经典精神分析术语,其实我到底是不是怀疑一种弑父式的情结来看待此书,或者说是我应该是以一种隐隐的愤怒感受,去寻找任何李孟潮先生的不足之处,用以证明我的...
評分这集子里的文章大多数是2000-2005年写的,大多数写作目的是谋生。文章写的很“杂志化”。 也曾经想过,要再把小说写得更“完美”一点。 比如说很多细节、对话很粗糙,很多精神分析理论也没说透,朱丹心、马知良的个性还是不够鲜明,兰坡和吴梦娟基本上没有进行人物塑造...
評分《抹杀的解析――精神分析小说集》读后感 作者:李孟潮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12 第一版 借用书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经典精神分析术语,其实我到底是不是怀疑一种弑父式的情结来看待此书,或者说是我应该是以一种隐隐的愤怒感受,去寻找任何李孟潮先生的不足之处,用以证明我的...
評分恭喜李老师这本书终于正式出版,因为还没有见到实体书,不知道正式出版的会不会是删节版的。 因为是几年前写的文章,所以现在看来有些理论的运用似乎有些陈旧了,例如提及犯罪动机时使用潜意识的兽性冲动这样的词语,认为罪犯的道德和良心(超我)要阻止犯罪所以留下蛛丝马迹,...
雖然粗糙,但卻是真正的精神分析小說,20120816
评分雖然粗糙,但卻是真正的精神分析小說,20120816
评分懸疑度一般,更加側重動機的描寫,感覺進入瞭另外一個世界,精神世界可怕起來真的很可怕!
评分結閤2008年齣書的電子版看的,這本刪的真不少,最黑暗那篇《失蹤》拿掉瞭真是有點可惜,不過斷斷續續讀下來,被情節吸引著,被精神分析黑瞭的這個世界真的讓人看不到希望。就像有的案子找不到凶手一樣,生活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有幾篇感覺參考瞭歐文亞隆小說的寫法。最喜歡他的交互性文本方式,牛掰啊,一如那些醫學專業的名詞,讓人陷入迷思。小說雖有明顯的紕漏,但不失趣味之處。更有各種專業精神分析名詞案例解讀,真是漲姿勢啊。四星推薦給愛精神分析的心理學愛好者們。
评分文字生動 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