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2006年返回乌镇。
懂得越多,责任越大。 木心讲,遍地都有我愿意同情而同情不了的人人事事物物。 大抵文人以抒己为己任,学者以治学为目标。所以像钱钟书季羡林之类越老越顽,木心固然深厚广博,不能摆脱艺术家浪漫的情怀与文人悲天悯人的气质。 无疑,艺术来源于痛苦。自古以来,时运不达出文章...
评分早前在《南方周末》文化版上看见过介绍木心的文章,提及这本《哥伦比亚的倒影》,(以下简称《哥》)当时热望能立刻怀抱一册,秉灯夜读。想象着自己将会怎样被木心旷世绝代的文彩所滋养。 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的不识,令我痛惜扼腕。 后来陆陆续续在网络上读到一些文...
评分一 “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这句话被广为人知,是陈丹青转述木心引用的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话。我不会法语,身边也没有通法语的朋友,只好借助于网络。结果被告知有两个出处,一为福楼拜,一为纪德。但是原文及原文出处仍然杳无踪迹。 那么好吧,我对着...
评分《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先生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木心的文章和他的名字一样,让人感到一份平和和惬意,就像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含着淡淡的香气。但文字里却是跳跃的,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岸到彼岸,说得都是往昔和如今。正如他所道,没有离开中国时,未必不知道——...
评分以大多数人的常识看,学美术出身,后来转而从文,并成就一代名气的,老一辈的有李金发、艾青,年轻些的有近些年很火的陈丹青教授,散文功力令人称道,而据陈丹青教授讲,1982年,他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木心的学生--对狂狷的陈大教授而言,能让他佩服的人本来就少...
档次大约「同学里文笔不错的」,没觉得屌。
评分在我看来,木心和董桥的书都是一个毛病,文字浮华富丽不假,但是缺少一种脚踏实地的诚恳和真挚,显得很虚
评分哥伦比亚倒映在水里, 水倒映在天上, 你的心事只有两个人能懂, 其中一个不是我。 幸福就像美貌, 不言自明, 幸福的作家不写书。
评分博学、风格多变、好几个字不认识、不要被第一篇吓跑、可以雅俗共赏、满怡情的⋯⋯反而觉得那篇《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最烂的。
评分童年随之而去读的满心悲凉,阿荆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