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 男 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学报编辑。
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 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说到过去的教授,我们年轻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都是教授,前后却不大相同。我曾和作家钟道新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产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的,多,也就贬值了。你想,一个社会无论什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教授的数量而言,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
1949年既是历史的风水岭,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分水岭。 1949年前中国,虽然抗战、内战接连不断,国民党一党专政、腐败入骨,但是学术大环境却可令知识分子们自由呼吸。国民党虽然是实际上的独裁者,但是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却不能不在表面上维持多党共存,掩人耳目地玩玩...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大一,可以说给了我不小的震动。它第一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由的高贵。也地一次让我明白,民国初期中西文化交汇产生的动人的人文光彩。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对权威的怀疑,知道了怎样高尚地活着
评分1949年既是历史的风水岭,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分水岭。 1949年前中国,虽然抗战、内战接连不断,国民党一党专政、腐败入骨,但是学术大环境却可令知识分子们自由呼吸。国民党虽然是实际上的独裁者,但是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却不能不在表面上维持多党共存,掩人耳目地玩玩...
评分下载了电子版本,大概80篇小文,看了一遍,没有激动感,但是隐隐约约觉得是好书。 其中一半人我都是第一次听其大名,不过总认识其中孕育着高贵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C国的制度,好像总是在把精英淘汰,而留下渣滓。 就像阉割最雄健的骏马一样,久而久之汉族骑兵...
评分谢泳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出的历史学领域的公共知识分子,一来因为历史学是我最为关注的学科领域,二来因为日益污名化的公知标签,让我对谢泳先生本人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冲动和对其著作拜读的念头。《逝去的年代》一书大致算是实现念头的一个通路,之所以用“大致”的词语,自...
高中
评分名气很大,读后却大失所望,在当年有普及民国学术思想史的功劳,但也仅限于此。无论史料发掘还是史实探究,都显得太浅太简单了。有人评价该书含蓄隽永、谢教授擅长点到为止,但我却感觉是他水平有限,难以发挥。
评分偶然遇到,幸而读到。
评分写作风格很装B。。。许多章节是带套写作。
评分高二那年暮春,在那家书店里站着读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