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是根据1910年冬至1911年春在东北哈尔滨爆发鼠疫的史实创作的。小说描写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的民众在鼠疫来临之时遭受的灭顶之灾。特别着力于王春申、翟芳桂、翟役生、于晴秀、喜岁等普通民众的描写,官员于驷兴、医生伍连德等人物也都很有特色。小说内容密集、丰富,不张不扬、徐徐道来,如一幅晕染的风情图,充满小人物的悲欢哀乐。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人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 《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目、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短篇小说像雷电,来去都非常急促;中篇小说像花圃,虽然会有一段灿烂的光阴,但还是显得不够从容;而长篇小说就像树木,春季开始抽芽,夏季郁郁葱葱,秋季黄叶漫飞,整个过程中它们走得不急不慢,悠闲从容。虽然更喜欢舒放从容的长篇小说,但真正面对时,我就成了一个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有点小失望,故事中段有点拖沓,而且结尾有点虎头蛇尾,没有写出那种斯人已去的苍凉和悲寂。。。
评分能直视直叙伤痛不乏温厚宽容隐忍,经历惨痛仍拥有童心和爱的希望,她如此深爱那片土地,以致她力图在文字里还原一个古老的灾难下的哈尔滨,她是少数坚持文字良心的作家,她将这些可爱可恨的人们镌刻在如此浓墨重彩的清明上河图之上,那是因为她的泪水她的灵魂一直归于这块黑土地。
评分因为你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评分2020.No11,说真的,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看这本书实在是一种警示,很少看迟子建的著作,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描写“哈尔滨百年前鼠疫”也是环环相扣,很有趣的是,这本书今年重印了一万册,腰封上的文字就像“剧透”一样,然后每读一章我就会大致猜到下一章大概会发生什么,像是提前预知了一样玩推理游戏。一口气读完,过瘾。
评分本想看伍爷的,这本书的毛病是,迟子建希望把那段时间哈尔滨发生的所有人和事都塞进去,导致许多本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啰嗦了很多。读后感:全哈尔滨的人都在搞破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