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人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 《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目、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这部小说是根据1910年冬至1911年春在东北哈尔滨爆发鼠疫的史实创作的。小说描写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的民众在鼠疫来临之时遭受的灭顶之灾。特别着力于王春申、翟芳桂、翟役生、于晴秀、喜岁等普通民众的描写,官员于驷兴、医生伍连德等人物也都很有特色。小说内容密集、丰富,不张不扬、徐徐道来,如一幅晕染的风情图,充满小人物的悲欢哀乐。
第几遍读《白雪乌鸦》了?我已经想不起来。只记得第一遍是在杂志上读过,当时是单位里定的;感觉好就买了一本单行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166人文文库本;后来依次在喜马拉雅听过,在手机上看过掌阅版的电子书,这一次又读了纸质版…… 太过喜欢迟子建的作品。主要喜欢她笔下...
评分它们落在坟场上,身披黑衣,端端立着,好像要为这些无辜的死者,做最后的守灵人。 《白雪乌鸦》是由一位从漠河北极村走出来的女作家创作出来的,她叫迟子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是一位男作家,而且还带着这个“以为”很久。直到后来...
评分看《白雪乌鸦》,像在经历一场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与流逝。 最初,像一切葱郁的盛夏,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喜欢且忙碌的事。 市井里蹦崩苞米花的,弹棉花的,穿着破背心当街洗衣的老妇人,光着屁股戏耍的孩子,粮栈门口的榆树上乌鸦总是吱吱呀呀个没完。 从宫里灰溜溜跑出来...
评分瘟疫来了,命如草芥,挥手就没了.著书写传,是为了这发生过的,存在过的,转瞬即逝的一切,可有深意,可有更持久的生命?或者就是,把他们飘忽的魂灵,送进天国。 作者心地温暖,落笔有情,但好比一幅锦,图案不是不美,构图不是不巧,色泽不是不雅,却没有penetrating的力量,一切...
写鼠疫能看见哈尔滨的城市史啊好作家就是迟子建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是典型的迟子建式的深情和动人。其实写的不是灾难,也并没有把疾病作为政治国家隐喻,就是鲜活的人古老的过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悲喜命运。“霜降在节气中,无疑是唱悲角的。它一出场,傅家甸的街市,有如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脱离了水,有点儿放挺的意思,不那么活色生香了”“他鼓足勇气,推开店门。店里异常安静,没有客人,也没见店主,但王春申看见了四壁上悬挂着的形形色色的钟表。那里面的时间,没一个是现在的时间,王春申的眼睛湿了,因为他从这些坏掉的时间中,看见了谢尼科娃青春的脸。”
评分少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给我的震撼,虽然仍做了大量的人类学工作,努力还原了当时鼠疫之下、真实鲜活但无力的小人物,但结尾的转折总觉得仓促,人性的描绘也未及上《额尔古纳》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ANYWAY,只是在和迟子建自己比,和别的中国作家比,她从来不让我失望!
评分因为你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评分感觉像是加缪的<鼠疫>中文版,挺有中国特色,也有很多让人叫绝的比喻,比加缪差些,但是也算很不错的小说
评分灾难这么硬的题材迟子建应付不来啊,那些她拿手的弘扬真善美讴歌大自然的抒情句子都显得轻飘飘的了。人物太多太杂,形象都比较单薄。仅有算成功的就是再现了一百年前哈尔滨的市井生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