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十年代

重返八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洪子诚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5752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当代文学
  • 程光炜
  • 洪子诚
  • 八十年代
  • 文学批评
  • 80年代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史
  • 八十年代
  • 回忆
  • 历史
  • 时代变迁
  • 青春
  • 怀旧
  • 社会变迁
  • 文化
  • 生活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80年代”不仅是个人记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洪子诚、李陀、程光炜、王尧、李杨等人撰写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学的文章,雕刻集体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肌理,对80年代有一个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面的话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重返80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80年代文学”研究与人大研究生对话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
“幸存者”的证言——“我的阅读史”之《鼠疫》
关于80年代的访谈
后/冷战情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化政治——西方“现代派”和80年代中国文学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80年代的发生
写在“伤痕文学”边上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重返80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环绕文学的政治博弈——《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以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为中心
“人”与“鬼”的纠葛——《废都》与80年代“人的文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用户评价

评分

八十年代是永远的心头好。黄平査建英大好

评分

既然是“重返”,回到过去的眼光就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对乌托邦的冲动、沉湎与迷思;以今天的视角透视,暧昧主见同权力身影愈加凸显。要把众多相互矛盾的思想放置在一个框架,就得舍弃、简化,甚至曲解许多东西。当年激扬的启蒙如今看来更像西化的驯服,一种处于文化困扰中的情绪。

评分

确实“都是自己人”(虽然也不全是,李杨还吐槽王尧来着),但“重返”不正是要建立自身在知识谱系中的位置吗?非常不解为何会把查建英访谈选进来,简直一篇毁所有。还有关于重返的那几个关键词,所论述的大的思想范畴过于重复了,恰恰是那几篇做文本细读的各有精彩之处。

评分

李杨和旷新年站在同一战线。罗岗那篇美妙无比

评分

给这本书差评的理由:一本论文集好意思定价28;选的都是“自己人”的论文,一家之言的痕迹很深;就书的内容而言,所谓的重返80年代文化事件能否多一点历史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