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写出的作品都还喜欢,无偏爱。读过我的作品的熟人,有人说他喜欢哪一两篇,不喜欢哪一两篇;另一个人的意见也许正好相反。他们问我自己的看法,我常常是笑而不答。
我希望溶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能把它们揉在一起。
——汪曾祺
汪曾祺的小说,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的激动,沧海月明,蓝田玉暖,不能自已。
——李 陀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一九二〇年生。-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散文集《晚翠文谈》、《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逝水》、《独坐小品》等。
《金冬心》写于1983年10月23日,初刊于1984年《现代作家》2月号,后被收录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的《晚饭花集》中。 一、典出 原故事见诸清人牛应之《雨窗消意录》,清人陆长春《香饮楼宾谈》中亦有记载。 钱塘金寿门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平...
评分《金冬心》写于1983年10月23日,初刊于1984年《现代作家》2月号,后被收录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的《晚饭花集》中。 一、典出 原故事见诸清人牛应之《雨窗消意录》,清人陆长春《香饮楼宾谈》中亦有记载。 钱塘金寿门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平...
评分比起《邂逅集》,这本《晚饭花集》读起来感觉好很多。原因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前一本是汪先生早年的作品,有些文字很现在的行文习惯不同,我不太适应;也许是后一本,汪先生的文笔更加老道,让我在不经意间体会到它的美好;也许只是因为我在看前一本时,多数都是用碎片时间看的...
评分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年级吧,从爸爸的书房翻到这本,带着“偷看”大人书的兴奋翻开了这本散文集。可是后面却看了无数遍,即使二十年过去,里面的情节还能回忆起。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首先给人感觉是温暖,就那么娓娓道来,没什么艰涩文字,彼时还是小学生的我,也能够看得懂,...
评分在陈晓卿的笔下,汪曾祺的名字出现了太多次,故想了解认识。在《故乡的食物》里面汪曾祺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恰逢本月中亚kindle特价书里面就有汪曾祺的《晚饭花集》,...
这本书适合学生时代去读,快节奏下沉淀去看,好难,床头放了一个半月才看完
评分(此处省略几行字)。感恩。一直当梦是真的。
评分这算是汪曾祺重回文坛的试笔之作,所叙除了旧日乡土的故人,还有身经动乱的故人。两个时代两种环境,但作者的处理,却一如既往试图在平凡的人生中寻觅可怜的诗意、倔强的人性光芒。《陈小手》是本集中的经典之作,将心理阴暗融入极其庸常的日常生活,实有四两拨千斤的妙处;《航空奖券》曝露人性的阴暗,对诗意的青春进行了强烈的破坏,两相对衬,可谓惊心动魄。《皮凤三楦房子》试图从扬州评话中的经典人物比附到历经动乱的倔强故人,但喜剧的结尾实在不大深刻,极易流入粗浅。《金冬心》的心理写实主义嫁接于历史想象,实在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叙事,以汪曾祺的学识,此类小说如更多做,当别成一大风格,可惜略尝则止。此是极其可惜了。
评分本集主要是80年代最初几年的作品,能将原本平淡的故事讲得愈发浑然和成熟,这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评分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乱乱纷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