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词;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作家的劳动等文章。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时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期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这篇随笔比正文还要打动我 用生命来写作 因为这篇随笔非常喜欢路遥 似乎可以亲眼看到他是怎样挣扎着要完成“平凡的世界” 这世界,平凡,却动人
评分读过《平凡的世界》后,我一直想要写个书评。也不能说是书评,更多的是想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感触表达出来。无奈,水平有限,万千想法在脑中翻腾,终究写不出来。于是,逛了豆瓣书评,看看大家的评价,从中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说是关于路遥写作过程中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急切...
评分按照钱钟书的话说:知道鸡蛋好吃,何必要认识下蛋的鸡呢?但是,出于本能的反应,什么样的人能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书呢? 看了书之后才知道,是把写作当成生命对待的人,把写作当成生活去做的人,同时也是生活真诚的转化成写作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 ...
评分一个人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我起初的感觉是很羡慕,因为可以睡懒觉,但当我确实是每天睁眼都临近中午了,却觉得,这并不值得庆幸。这样的人有很多,多数都是自由职业者,作家、艺术家等职业。 想想路遥,还专门为此写了文字。写平凡的世界时,多少个夜都是在狂抽烟工作的情况下...
评分读完了路遥老师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是他对《平凡的世界》一书进行创作背景、方式手法、心路历程的情况汇总。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他心目中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的问题,也为我们展现了他内心的坚强与所做的斗争,和一种带有宗教使命感的苦行僧...
热泪盈眶。
评分读了《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读到最后一句“那么,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时,你依然可以感到路遥先生是带着多么大的激情与希望生活着的。非常惋惜近十年苦行僧式的创作生活,令他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损伤,“正午时光”走得太匆匆。让人欣慰的是,落日的之时绚丽缤纷,为人世间留下了令人感动的文字、令人心灵震颤的精神财富。
评分柳青和秦兆阳给了路遥很大的创作动力,一个作家付出毕生精力,躲在矿场里痛苦的和长篇决斗数年,当真不易。再细读文本,几乎不忍看下去,实在是苦了路遥先生。
评分不愧是路遥,敬佩!
评分对待写作,路遥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严肃态度,他的那种激情甚至让我脑海里生出一个奇怪的词——浪漫的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是了不起的作品无疑,描述创作历程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读来甚至令人心酸,要做出某种成绩,自然是非常不易的。这书有很多作者早期的散文练笔作,惨不忍睹,而后写出伟大的作品,定是如作者所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人生观念,路遥给我不少启发,非常感谢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