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是一门科学吗?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德] 鲁道夫·冯·耶林
出品人:
页数:202
译者:李君韬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23.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1806215
丛书系列:当代德国法学名著
图书标签:
  • 法学
  • 耶林
  • 法理学
  • 法哲学
  • 法律
  • 德国
  •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
  • 法理
  • 法学·科学性·法律哲学·法学方法·知识体系·法理学·法律逻辑·学术研究·法律实证·法律体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内容简介:当代德国法学名著译事之缘起,在乎“取法人际,天道归一”之理念。天地渺渺,众生芸芸;然天地何以长存不灭,众生何以繁衍不息?此中必有亘古于今之一般法则。天地者,自然之谓;众生者,乃自然所赋生灵之长,人也。而人所以居万物之首而为生灵之长,概因其不仅是生于自然,而且还能领悟于自然,进而以理性和智慧的劳动创造受益于自然。

作者简介

鲁道夫·冯·耶林(Rudolf von Jhering,1818-1892)是19世纪后期德国重要的法学家。1843年于柏林大学取得教授资格,先后任教于巴赛尔、罗斯托克、基尔、吉森、维也纳、哥廷根等地。主要著作有《罗马法的精神》及《法律中的目的》。1872年在维也纳法学会上发表的告别演说《为权利而斗争》(后经修订扩充,以专著形式发行),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的德语法学著作。

奥科·贝伦茨(Okko Behrends)教授,1939年生,曾在20世纪法史学大师维亚克尔(Franz Wieacker,1908-1994)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与教授资格论文,并且自1974年接替维氏,取得哥廷根大学罗马法、民法与近代私法史教席,2007年4月退休。2003-2009年获聘为美国康乃尔大学安德鲁·狄克森·怀特杰出教授讲座(Andrew Dickson White Professor-at-Large)。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为表彰其卓越学术贡献,于2009年授予其名誉博士荣衔。

关于希腊斯多葛学派与怀疑学派哲学对前古典时期与古典时期罗马法学的影响,贝伦茨教授做了迄今为止最深入的研究,有其独到见解。其主要思想见诸论文集《制度与原则》(Institut undPrinzip,G6ttingen 2004,共二卷)。近年来,贝伦茨教授与其他罗马法学者共同主持《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的德文新译本计划,目前已出版《法学阶梯》以及《学说汇纂》第一至二十七卷。

李君韬,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现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at Berlin)法律系博士生。译有《宪法的守护者》(合译,台湾左岸文化2005年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社会中的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目录信息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总序中文版序翻译说明缩写对照表翻译凡例编者前言耶林的维也纳就职演说1868年10月16日(星期五) 引言 完全以学生为诉求对象的维也纳就职演说引言第一份先行草稿 维也纳就职演说引言之第二份先行草稿 篇幅较短的、将前两份草稿予以整合的暂时草稿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耶林的法律演化论:在历史法学派与现代之间——对耶林法律思想所做之学术史定位,为其维也纳就职演说《法学是一门科学吗?》之出版而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30p 对于学术取向的人而言,接受聘任时唯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个人因素在此了略而不论)有二:一是在这里,科学是否找到土壤,是否被赋予开展的自由,因为这才是使科学存活与昌盛的条件;二是人们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容忍科学这股力量,还是欢欣地培养、提倡、尊重与推荐这股力量...  

评分

30p 对于学术取向的人而言,接受聘任时唯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个人因素在此了略而不论)有二:一是在这里,科学是否找到土壤,是否被赋予开展的自由,因为这才是使科学存活与昌盛的条件;二是人们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容忍科学这股力量,还是欢欣地培养、提倡、尊重与推荐这股力量...  

评分

评分

30p 对于学术取向的人而言,接受聘任时唯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个人因素在此了略而不论)有二:一是在这里,科学是否找到土壤,是否被赋予开展的自由,因为这才是使科学存活与昌盛的条件;二是人们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容忍科学这股力量,还是欢欣地培养、提倡、尊重与推荐这股力量...  

评分

30p 对于学术取向的人而言,接受聘任时唯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个人因素在此了略而不论)有二:一是在这里,科学是否找到土壤,是否被赋予开展的自由,因为这才是使科学存活与昌盛的条件;二是人们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容忍科学这股力量,还是欢欣地培养、提倡、尊重与推荐这股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法学就是在法律事物中的科学意识。这种意识,必须往法哲学的面向发展,以便探求现实世界法律之起源于效力所赖以成立之最终基础;它必须在法律史的面向发展,追溯自己曾经走过的所有道路,好能使自己从一阶段迈向下个阶段,以臻于更高之圆满;它也必须在教义学的面向上,将所有我们借着对法律之认识与掌握,而获致之暂时性的高点与终点,汇集于经验与事实,并且基于实际使用之目的安排这些素材,进行科学式的铺陈。

评分

我感觉读完了没找到答案……法律应该源自生活

评分

分量没有 为权利而斗争 重。 但耶林对自动售货机式的法官之批判,流传至今。

评分

耶林的讲演都是经典

评分

“当法学合教义学、法律史和法哲学于一身时,它就是一门科学。”大部分词汇是台湾地区的译法,李君韬老师博论专攻耶林的所有权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