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

何处是“江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念群
出品人:
页数:421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717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念群
  • 清史
  • 江南
  • 文化
  • 明清
  • 思想史
  • 新文化史
  • 江南文化
  • 地理人文
  • 历史变迁
  • 诗词意境
  • 地方志
  • 水乡风貌
  • 文学经典
  • 地域认同
  • 传统生活
  • 江南园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南”在哪里?不同时期指不同的地域。而在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江南”有着特殊的涵义,地理上是指相邻的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而文化意义上,在文人心目中更像是一幅色泽不变的心灵地图,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南明小王朝就在这个地域与大清对峙。满清入主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核心文化区域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本书探研了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和内容,考察了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全的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论 “汉化模式”得失谈与“江南”的复杂涵义
第一章 “残山剩水”之喻与清初士人的“出处”选择
第二章 礼制秩序的重建与“士”“君”关系的重整
第三章 “涉世利生”之下的士风转型
第四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上)
第五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下)
第六章 清朝“正统观”之确立与历史书写
第七章 “经世”观念的变异与清朝“大一统”历史观的构造
第八章 文字何以成狱?
结论 一个场景和四个问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承认失败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难得的是不去编造某种借口聊以自慰。 小时候班里某个男生经常被欺负,有次打架来人力大,于是他从前排座位被推到墙角。这不甚光彩的记忆,在他口中却成了“我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一回,把人从我座位逼到了墙角。”幼小的心灵本能地做出了重新阐述...  

评分

如果是在江南史领域,大概普遍是不认可的。如果是在明清交替史领域,这个研究也乏新意;如果是在文化史领域,似乎误解也不少;如果从编辑的角度说,错讹不少。杨 大手一挥,这是出版社的事,与我无关! ——如果想读,网上下个电子版,省点小钱~~  

评分

如果是在江南史领域,大概普遍是不认可的。如果是在明清交替史领域,这个研究也乏新意;如果是在文化史领域,似乎误解也不少;如果从编辑的角度说,错讹不少。杨 大手一挥,这是出版社的事,与我无关! ——如果想读,网上下个电子版,省点小钱~~  

评分

一、空间、时间和种族 何为“正统论”?杨念群在其《何处是江南》中是从三个角度来解释的,即空间、时间和种族。所谓的空间,笼统地讲即是国家权力所覆盖的领土范围之内。“大一统”首先必须要有广阔的疆域,对于存在一个甚至是多个割据政权的王朝,是很难称的上“大一统”的,...  

评分

如果是在江南史领域,大概普遍是不认可的。如果是在明清交替史领域,这个研究也乏新意;如果是在文化史领域,似乎误解也不少;如果从编辑的角度说,错讹不少。杨 大手一挥,这是出版社的事,与我无关! ——如果想读,网上下个电子版,省点小钱~~  

用户评价

评分

切入点似乎很新颖,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法上似乎都还是素来学术思想史的写法……其中的很多观点可以与《清代前期的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相对看。

评分

从明到清,文化形态是延续还是断裂?考据学的兴起是政治压迫还是皇权的有意为之?杨念群通过讨论清前期皇帝与江南士大夫的互动,探讨了皇权如何在与江南士大夫的复杂博弈中夺取“道统”建立“正统”的问题。皇权表面上与士大夫合流,可是暗地里却在不断地削弱士大夫的文化正统地位。在此书中,杨念群将清代的士风转变纳入到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中来,考察其现实处境,以及其坚守的价值如何在现实政治中被肢解、改造、收编的惨痛过程,很带有“借古讽今”的成分。某种意义上说,《何处是江南》也是对余英时关于“士与中国文化”论述的一种批判,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与文化解释权力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谓的“超越性”,亦须放到具体时间范畴内理解,在南宋,知识分子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清代,则不然。

评分

读完才发现王汎森《毛细管》那本书和此书话题相同,有些材料都一样,但一比功力高下就出来了,王胜杨很明显。

评分

从明到清,文化形态是延续还是断裂?考据学的兴起是政治压迫还是皇权的有意为之?杨念群通过讨论清前期皇帝与江南士大夫的互动,探讨了皇权如何在与江南士大夫的复杂博弈中夺取“道统”建立“正统”的问题。皇权表面上与士大夫合流,可是暗地里却在不断地削弱士大夫的文化正统地位。在此书中,杨念群将清代的士风转变纳入到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中来,考察其现实处境,以及其坚守的价值如何在现实政治中被肢解、改造、收编的惨痛过程,很带有“借古讽今”的成分。某种意义上说,《何处是江南》也是对余英时关于“士与中国文化”论述的一种批判,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与文化解释权力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谓的“超越性”,亦须放到具体时间范畴内理解,在南宋,知识分子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清代,则不然。

评分

士林与皇权的“合流”之势才是论述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说,杨所讲的这个故事不仅未必是关于江南的,甚至未必是关于清代士林的。 这个评论得我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