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

何处是“江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念群
出品人:
页数:421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717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念群 
  • 清史 
  • 江南 
  • 文化 
  • 明清 
  • 思想史 
  • 新文化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江南”在哪里?不同时期指不同的地域。而在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江南”有着特殊的涵义,地理上是指相邻的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而文化意义上,在文人心目中更像是一幅色泽不变的心灵地图,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南明小王朝就在这个地域与大清对峙。满清入主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核心文化区域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本书探研了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和内容,考察了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全的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此书是杨念群第一次介入清代前期史的研究。近年来学术的发展早已使这个领域成为与晚清史、民国史大为不同的一个领域,欧美学者已取得不少进展(所谓“新清史”),相比起来国内学者在此无论选题、研究方法,都已有滞后迹象,杨念群至少在一点上已获得了成功:抓住了一个很好的...  

评分

成名已久的学者转换学术领域,勇气恐怕不亚于旧时女人改嫁,而对这一转换作评价,想要得体合宜、恰如其分,总是很难,因为一切都不过是新的可能性的崭露而已。杨念群在《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以下简称《何处是“江南”?》)的后记中...  

评分

评分

題目很吸引人。翻讀數頁,對作者行文頗不嚴謹,有不少文史硬傷這點有點失望。 P27:常常“賡和于殘山剩水之闲”。 原文必爲“閒”。這可能不是手民之誤,而是作者只知“閒”通“閑”,不知亦通“間”。 P24引用明遺民呂留良、吳之振原文,多次出現“残山胜水”,作者在P25页说...  

评分

士之传统,延续千百年,今日知识分子亦有其流风馀韵。始自孔子,即有“士志于道”。(《论语·理仁篇第四》)泱泱岁月,士之为士,维护着基本价值,承担着文化使命。士之一流品,乃中国社会中别致的奇葩,于修、齐、治、平中靡然绽放,置政涛权浪里晏然颓唐。正如钱穆所说:“...

用户评价

评分

获益良多

评分

获益良多

评分

从明到清,文化形态是延续还是断裂?考据学的兴起是政治压迫还是皇权的有意为之?杨念群通过讨论清前期皇帝与江南士大夫的互动,探讨了皇权如何在与江南士大夫的复杂博弈中夺取“道统”建立“正统”的问题。皇权表面上与士大夫合流,可是暗地里却在不断地削弱士大夫的文化正统地位。在此书中,杨念群将清代的士风转变纳入到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中来,考察其现实处境,以及其坚守的价值如何在现实政治中被肢解、改造、收编的惨痛过程,很带有“借古讽今”的成分。某种意义上说,《何处是江南》也是对余英时关于“士与中国文化”论述的一种批判,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与文化解释权力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谓的“超越性”,亦须放到具体时间范畴内理解,在南宋,知识分子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清代,则不然。

评分

可能一篇博论长度就能完成的却要车轱辘话来回说成三十万字,我只想问的是,易代后的新朝皇权只要以儒为器用,其与士林的合流或者说合谋难道不是必然的么?所谓士林精神世界何曾又有过什么真正的变异?二星半。

评分

不通家法,学科、学玄; 语无伦次,文中、文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