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是中科院史學研究員雷頤先生的文集。文章所寫內容多為中國近現代史話題,包括《“糞桶妙計”與“師夷長技”》、《梁啓超百年前憧憬“上海世博會”》、《新文化與新教育》、《沉重的“外交笑話”》、《貝多芬中國“獲勝”記》、《既得利益集團與路易十六的斷頭颱》、《引人深思的兩個莫斯科之旅》、《相對論“遭遇”中國政治》、《“國傢”:從維新到五四》等。
一本有态度的历史书。作者的倾向和三观还是很明确的,嗯,也比较符合我的理念,所以满分了。 文风扎实,虽然基本没有偏离主流史学界的观点,但是增加了许多细节性史料和一针见血的评论。个人最喜欢的是开头晚清史和末尾新中国史的部分。关于洋务派和官督商办的那段,基本可以映...
評分 評分本书确实不错,不过本人较喜欢前半部分的清末民初及建国前的历史,建国后的可以在《炎黄春秋》里读的,也不太感兴趣。不过看这本书得稍微具备一点点历史常识,其中对张之洞与张佩纶的命运变迁着笔清晰,阐述明了,此二者的命运中可以看出,书生空谈误国与洋务派之间的差别,一...
評分(导)近代中国的大变局,由暴力的冲撞开始。表面上,是国家的实力抗衡。但其实,更是个人不断成长、发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专制独裁政体下被“牧养”的“老百姓”,此种内在的需求,注定要求相匹配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此,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才能成为百年中国,...
評分在近年看过的历史相关的读物中,这是我最喜欢的书。 散装的历史随笔,要构筑一个完整的框架原是不能。然而若深入市井,细数柴米油盐、民生制度;或者所述的历史事件原是耳熟能详,惟其细节虽鲜为人知却绝非次要;又或者构筑起彼地的危迫情势,使彼时名流皆不能独善其身之因更...
應該算是很難得的好書,尤其是打開排行榜不是偵探小說就是花邊文學的2010年,能讀到風格這麼醇厚,學養這麼深刻的曆史雜文,真是讓人感覺不錯。決定有時間的話,寫一篇書評。書裏有意思的東西很多,比如建國初禁黃色歌麯的始末,清末用馬桶對付洋人大炮以及殺降的軼事,列寜為什麼討厭和平的瑞士……很多件曆史小事的背後,都隱含著對曆史大潮流的思考和暗示,推薦朋友們一讀。
评分聊天談資
评分見識平庸,文筆且差,隨筆,何以至此?
评分讓人想起餘世存,又一本藉曆史人物澆心中塊壘喻不平現世的書。對張之洞和張佩綸的生平對比介紹很有意思。
评分讓人想起餘世存,又一本藉曆史人物澆心中塊壘喻不平現世的書。對張之洞和張佩綸的生平對比介紹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