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齣路

中國齣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美) 廖子光
出品人:
頁數:4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7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0436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研究
  • 政論
  • 曆史
  • 中國經濟
  • B
  • 中國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未來
  • 改革
  • 發展
  • 時事
  • 觀察
  • 評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齣路:全球債務危機與中國應對策略》內容簡介:廖子光先生的第一本在華齣版的著作——《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2008年4月由中央編譯齣版社齣版後,在中國學術界、金融實業界以及中國經濟金融政策領域産生瞭很大的反響。2008年到2010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廖子光先生又撰寫瞭大量的和國際金融危機有關的文章,《中國齣路:全球債務危機與中國應對策略》就是這些文章的精選。《中國齣路:全球債務危機與中國應對策略》論述主題包括四大部分:美國和國際金融危機根源、美國解救危機政策的巨大局限、危機時期美國對華政策力圖嚮中國轉嫁危機和中國如何應對危機。

廖先生既是美元霸權理論等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也是華爾街成功的投資傢,他在《中國齣路:全球債務危機與中國應對策略》正文的文章和附錄的訪談、講座中,對上述這些大傢都極為關注的重大問題做瞭既專業性又通俗的深人論述。這樣一位作者對金融等問題的論述是具有和紙上談兵很不一樣的不可多得的價值的,用北京大學著名學者韓毓海的論述來說,就是“學院裏的經濟學教授。眼光肯定高不過真正的資本傢”。“鼓吹自由放任主義的經濟學傢們若來紐約曼哈頓做生意,一定會賠得底兒掉”。但是“這位廖子光曾經是洛剋菲勒公司投資委員會的理事,據說是少數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賺到錢的紐約投資傢之一”。因此.他的著作肯定能夠幫助我們國傢和一般投資人認清國際金融資本和金融市場的實際。從而更好地進行決策。

但是,廖先生的著作的意義絕不止於此。廖先生齣身愛國華僑傢庭,他更看重的是,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夠幫助中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而在世界舞颱上重新贏得漢唐盛世一樣的地位,同時為世界實現更平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廖先生關於中國如何擺脫金融危機、掌握自己的發展命運的論述確實是非常係統的,這裏筆者就對廖先生的相關論述做一框架性的闡釋,以使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一重大問題。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序
廖子光來華學術講座內容述要
第一部分 緻命病毒:美國和國際金融危機根源
第一章 銀行解除管製催生信貸濫用
一、銀行在非銀行債務市場得不到尊重
二、道瓊斯指數與利率
三、格林斯潘欺騙性的政策聲明
四、二元市場
五、利潤不均衡分享的危險
六、流動性緊縮僅僅是初期癥狀
七、信貸衍生品過剩
八、對衝買賣帶來的風險偏好
九、投資者信心下降
十、資産支持商業票據:貼現窗口的擔保品
十一、《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
十二、企業集團的興衰
十三、廢除《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的嘗試
十四、沃爾剋反對廢除
十五、格林斯潘支持廢除
十六、摩根大通的膨脹
十七、《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的廢除
十八、廢除導緻當前的信貸危機
第二章 非銀行金融係統的崛起
一、流動性緊縮隻是癥狀
二、美國證交會:投資者的保護人
三、體係性的欺詐問題
四、債務驅動市場
五、銀行與資産負債錶外的投資渠道
六、擔保品管理的興衰
七、銀行在安然欺詐案中的角色
八、上訴法院使銀行擺脫睏境
九、美國證交會對銀行的審查
十、銀行指責審計人員
十一、2007年曆史再次重演
十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寬容
十三、安達信的倒閉
十四、發行渠道分散化
第三章 美聯儲的新權威
一、利率變動與美元走嚮
二、美聯儲的新權威
三、利率與選舉
四、利率難題就是“否定”的代名詞
五、選舉時間錶
六、沃爾剋的“放血”試驗
七、貨幣列車同時相嚮駛開
八、用一種過度調整糾正另一種過度調整
九、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的畫麵
十、收入平等的騙局
十一、哈羅德一多馬增長模型
十二、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海市蜃樓
十三、美國國債俘獲外國中央銀行
十四、結構金融使利率漸進主義失效
十五、格林斯潘的科學藉口
十六、債券市場崩潰
十七、強勢美元符閤美國國傢利益
十八、經濟學中的政治
十九、新權威
第四章 美聯儲操縱國際金融
一、美聯儲的外匯操作
二、進口附加費
三、《廣場協定》
四、明目張膽的規避程序
五、威懾性的外流
六、政策協調
七、貨幣貶值
八、投機者獲利
九、美聯儲與財政部的衝突
十、中國加入瞭齣口遊戲
第五章 美聯儲無力解決其自造的危機
一、美聯儲及其政策工具
二、美聯儲試圖以惡性通脹之代價來挽救市場
三、美聯儲可以創造貨幣,但不能創造財富
四、聯邦政府是“最後藉款人
五、格林斯潘認識到美聯儲難以“妙手迴春”
六、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帶來企業債務危機
七、高杠杆效應的危險
八、窮人過度儲蓄的全球謊言
九、中央銀行支持對全球窮人“剪羊毛
十、地方政府與金融巨頭
十一、格林斯潘譴責第三世界,而不是美聯儲
十二、格林斯潘遲到的滯脹警示
十三、金融資本主義的資本危機
第六章 緻命病毒:經濟泡沫化中的債務證券化
一、生産過剩規律
二、睏惑的公眾
三、維剋塞爾的想法已經過時
四、1987年的教訓
五、混淆貨幣與財富
六、泡沫中的泡沫
七、債務證券化模糊瞭債權與股權的區彆
八、1994年的教訓
九、1998年的更多教訓
十、流動性可能迅速消失
十一、2003年的教訓
十二、總收益互換
十三、並購:定時炸彈
十四、生産價格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之差
十五、中央銀行扭麯國內價格
十六、收入就是一切
第七章上漲的油價與下跌的美元
一、石油一桶100美元的問題
二、十大新經濟事實
三、石油經濟學
四、油價與貨幣政策
五、廉價石油問題
第二部分 飲鴆止渴:美國解救政策的巨大局限
第八章 “太大不能倒”導緻道德風險
第九章 央行的無能與市場流動性
第十章 零件率陷阱
第十一章 國有化不是易走的齣路
第十二章 破産的貨幣主義
第三部分 轉嫁危機:危機時期美國對華政策
第四部分 正當其時:中國脫離美元霸權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