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路

中国出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 廖子光
出品人:
页数:4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043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研究
  • 政论
  • 历史
  • 中国经济
  • B
  • 中国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未来
  • 改革
  • 发展
  • 时事
  • 观察
  • 评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出路:全球债务危机与中国应对策略》内容简介:廖子光先生的第一本在华出版的著作——《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2008年4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后,在中国学术界、金融实业界以及中国经济金融政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2008年到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廖子光先生又撰写了大量的和国际金融危机有关的文章,《中国出路:全球债务危机与中国应对策略》就是这些文章的精选。《中国出路:全球债务危机与中国应对策略》论述主题包括四大部分:美国和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美国解救危机政策的巨大局限、危机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力图向中国转嫁危机和中国如何应对危机。

廖先生既是美元霸权理论等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也是华尔街成功的投资家,他在《中国出路:全球债务危机与中国应对策略》正文的文章和附录的访谈、讲座中,对上述这些大家都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做了既专业性又通俗的深人论述。这样一位作者对金融等问题的论述是具有和纸上谈兵很不一样的不可多得的价值的,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韩毓海的论述来说,就是“学院里的经济学教授。眼光肯定高不过真正的资本家”。“鼓吹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学家们若来纽约曼哈顿做生意,一定会赔得底儿掉”。但是“这位廖子光曾经是洛克菲勒公司投资委员会的理事,据说是少数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赚到钱的纽约投资家之一”。因此.他的著作肯定能够帮助我们国家和一般投资人认清国际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实际。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但是,廖先生的著作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廖先生出身爱国华侨家庭,他更看重的是,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帮助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在世界舞台上重新赢得汉唐盛世一样的地位,同时为世界实现更平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廖先生关于中国如何摆脱金融危机、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的论述确实是非常系统的,这里笔者就对廖先生的相关论述做一框架性的阐释,以使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译序
廖子光来华学术讲座内容述要
第一部分 致命病毒:美国和国际金融危机根源
第一章 银行解除管制催生信贷滥用
一、银行在非银行债务市场得不到尊重
二、道琼斯指数与利率
三、格林斯潘欺骗性的政策声明
四、二元市场
五、利润不均衡分享的危险
六、流动性紧缩仅仅是初期症状
七、信贷衍生品过剩
八、对冲买卖带来的风险偏好
九、投资者信心下降
十、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贴现窗口的担保品
十一、《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十二、企业集团的兴衰
十三、废除《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尝试
十四、沃尔克反对废除
十五、格林斯潘支持废除
十六、摩根大通的膨胀
十七、《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
十八、废除导致当前的信贷危机
第二章 非银行金融系统的崛起
一、流动性紧缩只是症状
二、美国证交会:投资者的保护人
三、体系性的欺诈问题
四、债务驱动市场
五、银行与资产负债表外的投资渠道
六、担保品管理的兴衰
七、银行在安然欺诈案中的角色
八、上诉法院使银行摆脱困境
九、美国证交会对银行的审查
十、银行指责审计人员
十一、2007年历史再次重演
十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宽容
十三、安达信的倒闭
十四、发行渠道分散化
第三章 美联储的新权威
一、利率变动与美元走向
二、美联储的新权威
三、利率与选举
四、利率难题就是“否定”的代名词
五、选举时间表
六、沃尔克的“放血”试验
七、货币列车同时相向驶开
八、用一种过度调整纠正另一种过度调整
九、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的画面
十、收入平等的骗局
十一、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
十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海市蜃楼
十三、美国国债俘获外国中央银行
十四、结构金融使利率渐进主义失效
十五、格林斯潘的科学借口
十六、债券市场崩溃
十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十八、经济学中的政治
十九、新权威
第四章 美联储操纵国际金融
一、美联储的外汇操作
二、进口附加费
三、《广场协定》
四、明目张胆的规避程序
五、威慑性的外流
六、政策协调
七、货币贬值
八、投机者获利
九、美联储与财政部的冲突
十、中国加入了出口游戏
第五章 美联储无力解决其自造的危机
一、美联储及其政策工具
二、美联储试图以恶性通胀之代价来挽救市场
三、美联储可以创造货币,但不能创造财富
四、联邦政府是“最后借款人
五、格林斯潘认识到美联储难以“妙手回春”
六、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带来企业债务危机
七、高杠杆效应的危险
八、穷人过度储蓄的全球谎言
九、中央银行支持对全球穷人“剪羊毛
十、地方政府与金融巨头
十一、格林斯潘谴责第三世界,而不是美联储
十二、格林斯潘迟到的滞胀警示
十三、金融资本主义的资本危机
第六章 致命病毒:经济泡沫化中的债务证券化
一、生产过剩规律
二、困惑的公众
三、维克塞尔的想法已经过时
四、1987年的教训
五、混淆货币与财富
六、泡沫中的泡沫
七、债务证券化模糊了债权与股权的区别
八、1994年的教训
九、1998年的更多教训
十、流动性可能迅速消失
十一、2003年的教训
十二、总收益互换
十三、并购:定时炸弹
十四、生产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之差
十五、中央银行扭曲国内价格
十六、收入就是一切
第七章上涨的油价与下跌的美元
一、石油一桶100美元的问题
二、十大新经济事实
三、石油经济学
四、油价与货币政策
五、廉价石油问题
第二部分 饮鸩止渴:美国解救政策的巨大局限
第八章 “太大不能倒”导致道德风险
第九章 央行的无能与市场流动性
第十章 零件率陷阱
第十一章 国有化不是易走的出路
第十二章 破产的货币主义
第三部分 转嫁危机:危机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第四部分 正当其时:中国脱离美元霸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