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善培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5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13013
丛书系列:中国意象
图书标签:
  • 老北京
  • 风俗
  • 历史
  • 老北京的人与事
  • 北京
  • 旅游
  • 老北京景点
  • 小吃
  • 老北京
  • 记忆
  • 历史
  • 文化
  • 胡同
  • 民俗
  • 传统
  • 生活
  • 风情
  • 北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热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笔耕不掇,描绘自己亲历亲睹的古都风物,用平易亲切的文字记录岁月变迁,勾勒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书中汇聚了老北京的岁时佳节、古老传说、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

这里有上巳节、中元节、重阳节的繁华盛景,有什刹海、唐花坞的良辰美景,还有白云观、古城墙、大栅栏的风情。

这里有戏楼书肆的风流雅趣,有蝈蝈和蛐蛐的悦耳鸣叫,还有孩子们的嬉戏欢笑。

这里有爆肚、焦圈儿、酱肘子、蜜供的唇齿留香,有四合院里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还有胡同深巷里的门墩、鸟笼和小贩们余音袅袅的吆喝……

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

昔日繁华今何在,《老北京的记忆》帮助我们看懂今日的北京。

作者简介

张善培,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自幼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在四九城里转悠了七十来年,看着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欣喜之外也有忧伤。和许多老北京一样,他也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这片古老的街巷胡同。本书中他用韵味悠长的京味儿,回忆了老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

目录信息

005 / 一、岁时佳节
005 / 立春的习俗
010 / 春分的习俗
012 / 谷雨的习俗
014 / 立夏的习俗
016 / 夏至的习俗
017 / 立秋的习俗
023 / 秋分的习俗
024 / 立冬的习俗
028 / 冬至的习俗
033 / 元旦
036 / 腊八节
037 / 正月十五元宵节
041 / 正月十九燕九节
042 / 正月廿五填仓节
045 / 二月初一中和节
046 / 二月初二龙头节
049 / 三月初三上巳节
051 / 清明节
055 / 四月初八浴佛节
057 / 五月初五端午节
061 / 六月初六洗晒节
063 / 七月初七乞巧节
067 / 七月十五中元节
071 / 八月初八走白塔
074 / 八月十五中秋节
079 / 九月初九重阳节
-
085 / 二、美食雅趣
085 / 老北京的“涮锅子”
087 / 蜜供与杂拌儿
090 / 消夏冰食
095 / 老北京的西瓜
097 / 三伏天的食俗
101 / 入秋尝秋鲜
106 / 砂锅居白肉
108 / 天福号酱肉
110 / 粥铺 烧饼 油炸鬼
112 / 豆汁儿 焦圈儿
113 / 糖葫芦
115 / 牛筋儿豌豆 芸豆饼 煎灌肠
116 / 四合院里的童年游戏
121 / 古城墙旁的忆旧
124 / 冬养秋虫
128 / 冰雪嬉戏
131 / 兔儿爷
134 / 鸟笼 拨浪鼓 门墩儿
140 / 旧京唐花坞
141 / 什刹海的荷花
143 / 京城何处赏月
-
146 / 三、历史影像
146 / 老皇历
148 / 北京的春联
151 / 灶君庙庙会
153 / 旗袍溯源
155 / 闲话扇子
158 / 天棚 鱼缸 石榴树
160 / 菜篮子 荷叶 网兜儿
162 / 老北京的冰窖与冰箱
165 / 夏日里的叫卖声
167 / 老北京的户外广告
170 / 老北京的铛铛车
171 / 老北京的戏楼
176 / 老北京的书肆
-
177 / 四、京城古貌
177 / 大钟寺与永乐大钟
180 / 梵宫塔影天宁寺
182 / 白云观
184 / 花儿市大街
188 / 帘子胡同与帘子
190 / 前门和前门大街
199 / 大栅栏儿 门框胡同 青云阁
204 / 宝月楼与新华门
205 / 九门之外的建国门、复兴门、和平门
207 / 城东南角楼
208 / 高梁河与高梁桥
212 / 金水河与牛郎织女桥
213 / 先农坛和一亩三分地
214 / 八大处的“两谜”和 “四宝”
217 / 老北京的“四水为镇”
-
221 /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开始读这本书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读书群里有筒子说北京要取消崇文区和宣武区了,大部分人听了后都嗤之以鼻,没想到几分钟之后这个看似谣言的消息就在网上宣布了,新闻的题目是“北京四城区合并计划正式获批”,经国务院批复,东城区和崇文区,将并成新的东城区;西...  

评分

北京对于国人来说是国家的首都,对于外人来说是中国的代表,那么北京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他是我们生活的土地,他,首先是我们的家园,即使是记忆里的破败也是一种美丽,就像怡然而安详的老者,在午后斜阳的余光中,在婆娑摇曳的树影下,在幽深而隐秘的胡同深处,...  

评分

五月风筝2010-08-04 12:36:07 有多少往事,还能被收藏? 最近连续读了好几本关于老北京的书,比如《城记》、《城南记事》、《北京古建筑图》、《北京四合院》、《北京天坛》、《北京的古树名木》……越读,心里积压的悲伤却是越多,而这本《老北京的记忆》,就仿佛如最后一...  

评分

今年5月30日,写下《旧时明月: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书评,以原书中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为题,这本书2006年购书实体书店,介于2003年与2007年两次去北京之间,若说对京城的看法,确实欢喜不起来。03年8月,尘烟时续,酷热难当,兼有他事所累,只觉颐和园前一碗炸酱面...  

评分

这书刚看差不多一半,先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看了看,感觉不错。了解了“涮锅子”的由来,看到了兔儿爷,喜欢上了砂锅居、唐花坞······恍惚在老北京的吆喝中缓缓地穿过胡同,要了一个煎饼果子、一碗豆汁、一份焦圈,那滋味,那心情,一切都溢于言表——爽!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430 这种书真的要趁早读,二十岁之前读;过了点儿就千万不要碰,对自己、对作者、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比较负责

评分

有些东西,言之不尽意。

评分

先读了王世襄的锦灰堆,再读这个,就是嚼蜡了。

评分

蜜供跟杂拌儿 就是果脯呢··

评分

倍儿有意思。#赠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