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道德

革命道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风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尤其专注于心理史学领域。专著《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

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政治文化与政治心理的研究。编著《晚年毛泽东》,主编《西方学者评毛泽东》,合著《中华文化通志・政治学志》。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威廉·H.布兰察德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戴长征
出版时间:2004-01-01
价格:25.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0973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革命 
  • 革命与社会转型 
  • 精神分析 
  • 群体研究 
  • 心理 
  • 传记 
  • 道德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劳伦斯到卢梭,从列夫・托尔斯泰到甘地,从马克思到格瓦拉……该书在革命者那些耳熟能详的日常行为背后,发掘出令人惊诧的心理动力源泉。作者有意回避“革命问题”社会结构分析的康庄大道,而迂回潜入革命者精神世界分析的丛林险境,将惊心动魄的“革命事件”转换为“政治人物”意欲不止的理想激流。作者放弃了以性压抑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分析方法,而把“内疚负重”向“拯救责任”的快感升华,看成革命者的无意识动因,从而在被人忽略的视角上,描绘出另一幅陌生的革命画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美国学者布兰查德(William H.Blanchard)的《革命道德》中文版(中央编译出版,戴长征译)是被阉割过的了,原书副标题是“12个革命者的性心理分析”,结果中文版里只留下了9个,被删掉的3个是:列宁、毛泽东和卡斯特罗。从被删掉的人物已经能看出此书是多么的大逆不道...  

评分

评分

近几日一直把William H.Blanchard的《革命道德》放在包中,以为那会是一本秘笈,看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卢梭、托尔斯泰的三篇,那种“典型的革命人格”,总不外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受虐狂的转移和升华。索性抛书不读了。弗氏说到底还是个用符号去征服生活世界的文人,他不是科学...  

评分

话说就在不久前,偶然间在图书馆发现本书,这本书有趣之处在于,作者认为大多数革命者都是受虐癖,一种精神上无上的道德感,以及为了达到自己渴望的道德高度不惜忍受痛苦、折磨,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虐待。久而久之,他们都成了精神上的受虐癖。当然这种受虐的心理,一...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趣固然有趣,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某比较喜欢甘地与托洛斯基的分析两段。但个体分析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推而广之。选择的案例说到底只是个体性的案例,且作者对材料选择的自由度过大,得出的关于革命者的个性特征和SM特质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说到底,这本书,只能当成八卦的小册子来看?

评分

有趣固然有趣,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某比较喜欢甘地与托洛斯基的分析两段。但个体分析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推而广之。选择的案例说到底只是个体性的案例,且作者对材料选择的自由度过大,得出的关于革命者的个性特征和SM特质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说到底,这本书,只能当成八卦的小册子来看?

评分

我觉得 作者都不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

评分

口胡!心理历史学是伟大的哈里·谢顿的贡献口牙!

评分

最近在断断续续地看。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