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在《万象》杂志上发表过的二十来篇“谈鬼”文章结集而成。
目录
1、小序
2、也谈“水里的东西”(夹带一章)
3、说僵
4、避煞之谜
5、哀伥
6、那一边的吃饭问题
7、阴山八景
8、恩仇二鬼
9、髑髅的幽默(外一章)
10、鬼的死亡
11、无债不成的父子
12、纸灰飞作白蝴蝶
13、罗酆山的沉默
……
读过中文,聊识之无,改学历史,粗知汉魏。本职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编辑。为人做嫁之馀,尚有边角废料,垂老投闲,补缀成衲,虽捉襟而见肘,却宁短而不斜。无虱可扪,有鬼可谈,凑成一编,共庆升平。
鬼这种东西,不同于西方的魔鬼和灵魂,也不是神,不是妖怪,是中国人对生命死亡后的另一种安排,在我们老祖宗的想法里,那不过是要去过另一种日子,好像一次迁居,从阳间到阴间,阳宅到阴宅,依然市井生活,有诉讼官司,冤屈不平,有爱恨纠葛,坑蒙拐骗,有食色性欲,有温良善...
评分中国人对鬼的认知,来源于古代的魂魄观念。主宰思想意识的魂构成了鬼,而魄会引起尸变。 中国的阴间由佛教的地狱轮回和本土的世俗延续两套概念组成,承载中国人重视现世的观念。对死后世界的种种传说,为了维系现实中的家庭延续和社会秩序。 人对鬼神的想象,来自于解释世界的...
评分谈鬼肯定是许多人隐秘的爱好,因恐怖而生刺激,愈怕愈要说。初进大学时,总会有人讲些“厕所里的老太婆拿小姑娘头当拖把”之类故事,听者哆嗦着不忘问:“然后呢?”《聊斋》的鬼故事大家也爱读。里面除了吓人恶鬼,还有艳鬼,变成电影里长着王祖贤脸的小倩,夜半投怀送抱来,...
评分不知是自己最近渐渐惫懒、精力不济,还是这本书看似不厚、内容实则坚实有料的缘故,这本书居然让我读了很长的时间,方才读完,掩卷而思竟然在心底生出一丝平静,似乎颇与本书这有些光怪陆离的主题不符,想来倒也不奇怪,本书看似说鬼探幽,其实读完感觉还是在谈人,谈人心。鬼...
评分文绉绉的好烦人。
评分谈鬼即谈人间。
评分活人为稻粱谋,死人亦不例外。书中告诉我们,阴间除了较为人熟悉的“生死簿”之外,还有一册专门记录人之一生所能享用的食物品类和数量的总档案:“食料簿”。每人注定一辈子只得享用档案上规定数量和品类的食料,吃完就没有了。即或摆在面前也吃不进去了,此时也即见阎王的时辰到了。可尽管是这本簿子中的鬼,也有贵贱之分。据唐朝《前定录》所载,三品官以上者之食料,每天都由冥府拨支,五品以上有权位者按旬拨支,六品至九品按季支,无禄位的平民百姓则按年支。 作者提醒我们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实则大有深意,“达官贵人每天的食料都是命定的,至于草民,给你拨上一年的糠菜,忙时吃干,闲时喝稀,你自己去搭配,老天爷才没那闲工夫编排你每顿的食谱呢”。若再多心想想,似乎今日阳间种种贵贱之分,只是“食料簿”的翻版而已。
评分知堂老人在《水里的东西》中,揭明说鬼的用心,“我愿意使河水鬼来做个先锋,引起大家对于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的兴趣”。七十年后,终于有一位栾保群先生,可以让知堂老人稍稍宽心了。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38521/
评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鬼文化的认识,这种精致小书既长知识又怡情,最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