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萍》讲述的是“文革”前——一九六四年、六五年的故事。当时的上海社会组织很严密,作者从一个特别感兴趣的题目——移民入手,描述上海人怎样到这个城市来聚集。小说里的富萍从小没有父母,在亲戚家长大,她因为和"奶奶"的孙子有婚约来到上海。富萍外表木讷,内心却透着聪慧,表面柔顺,骨子里却很倔强,事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透着一股子鲜艳的乡气。她在上海的生活简单甚至是封闭,她的生活与这个城市的纷繁芜杂仿佛丝毫不沾边,所以她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个性。
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宁愿做海上的浮萍 也不愿一辈子和一个被逼的不爱的木讷的男人到老。。。原以为富萍离开了奶奶孙子去舅舅那会和光明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也是巧合,小君这个单纯又傻傻的角色成就了光明,亦是明明注定,逃婚的女人在那个社会是遭人唾弃的。为沉默以应对~浮萍终究找到属于自...
评分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上提过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我理解错了。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以一个从扬州过来的女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上海给人的面貌,更是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来叙述外来人员在上海生活的面貌。作者似乎有很强的描写的欲望,事无巨细地描写。对于那些石库门里的,那些棚户区...
评分 评分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上提过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我理解错了。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以一个从扬州过来的女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上海给人的面貌,更是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来叙述外来人员在上海生活的面貌。作者似乎有很强的描写的欲望,事无巨细地描写。对于那些石库门里的,那些棚户区...
评分有些小说是注定没有颜色的,它们是将寻常人家、寻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再用文字编码了,于是成书。作家在记录时是不用笔的,她们用一架能够连续拍照的相机和足够多的黑白胶卷就好。不过,要把相机快门的速度调到最大,别遗漏了琐碎事中最琐碎的一件。整理过后...
女人写女人总是耐人寻味的
评分2008;笔触相当细腻,我还哭了。。= =^
评分受苦是最普通的事情,受苦中些微的温煦,倒给他留下深刻和丰富的印象。
评分封二王安忆的近照好恐怖!
评分平淡的笔调勾勒出旧时上海浓浓的人情味,除了点赞啥都不会做了(啥(btw最喜欢奶奶跟戚师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