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命运》: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舆柏林学院文学学土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杯特研究脘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必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我部著作。
罗洛梅的书可读性还是很强的,没有那么的硬,几天就可以读完了。比起读萨特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好几次正中下怀的感觉。原因是他解决了几个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作为一个做了20年乖娃娃的人,我在20岁以前几乎完全是按照父母和“超我”活着的。很少自由的选择...
评分罗洛梅的书,就是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的通俗化,但是知识这个东西也许它就是需要经常的重复,人的遗忘速度是多么快啊。罗洛梅谈到人在命运中发挥自己自由度的空间,以及人的自由的可能性。 他说,人的自由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他天生的落于存在的桎梏之中。而人的自由的表现之...
评分罗洛梅的书可读性还是很强的,没有那么的硬,几天就可以读完了。比起读萨特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好几次正中下怀的感觉。原因是他解决了几个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作为一个做了20年乖娃娃的人,我在20岁以前几乎完全是按照父母和“超我”活着的。很少自由的选择...
评分艾凌 2010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六,移动电视中播放了这样一条消息:当天,去医院精神神经科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这些患者大多患有抑郁症。据分析,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受到大量信息的刺激,激起攀比心理,由此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这条新闻不过是众...
评分这么理论的书竟然把我看哭了…
评分对于自由和责任的抉择我同意,在命运之上也确实能更加建立自由感。但是啊,这时,对于自由的定义却已经是种自我催眠了。我更愿意承认人必须为了责任牺牲一些自由,而非协调就是种自由。(如此说来,其实他的书,其本身就是在给读者心理治疗,虽然主观了点,脱离了他自己提出的存在与人本。但对于大多数人是拥有次情景的吧。)
评分虽说罗洛.梅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但他似乎更多的从弗洛伊德、荣格那里获得启示。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我们的创伤和创伤的根源;罗洛.梅则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创伤,如何在“命定”的创伤中获得自由。荣格告诉我们个体发展的目标是个性化,告诉我们如何和潜意识相处,如何统合潜意识以达到个性化;罗洛.梅
评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如果说不同的学科都能从自己的角度给这句话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那么它的确就可以称之为一个主义了。
评分因为另一本书而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