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古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1977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娘先生,从事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花间一壶酒》收入的是李零先生近年的杂文和随感。李先生多少算是肯写“小文章”的“大学者”,本行是古文字学,却对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犄角旮旯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他文笔爽利,有意识地用通俗的语言讲大道理———近年来,著名学者有此倾向者,除了北大的李零先生,恐怕就只有华东师大的陈嘉映先生了。李零先生的文字风格,似乎可以从题目以管窥豹:《书不是白菜》、《学校不是养鸡场》、《笨蛋总比坏蛋强》、《天下脏话是一家》、《别让书生搞政治》……其见解每有可取,如果说有不无遗憾的地方,那恐怕要算他对生物学认识有限,却喜欢借用生物学上个别未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不免过于大胆。但在一部分读者看来,这可能正是李零文章的可爱之处。
注意到李零是因为99年7月他在《读书》上面发表的“关公战秦琼”的可行性研究。这篇文章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文中的很多观点我当时比较赞同,至于具体怎么说的,现在印象不深了,也没空再读。李零这个人主要整考古,拒绝承认自己是历史学者,现在市面...
评分嬉笑怒骂了三百五十一页。李零在第三百五十二页来了个突兀的转折。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阮小七上梁山之前说过这个,卖油郎独占花魁之前也说过这个,唐代出土的瓷器上也有这个。言下之意,不能白活。 钻研真理也好,及时行乐也好,抖机灵也罢,逃不过这个终极。 多久算长?...
评分 评分作家和学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想必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 简单的说(我个人认为),作家主要是创作,学者主要是研究各个方面的东西,只要你有兴趣的东西你都可以去研究,研究到一定水平了,你就是个学者了。 学者这个词,在古汉语里面的意思大体为“学习的人”,在现...
评分第一次读李零,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学者——渊博、有趣、实话实说、不卖弄,是个敢于直言的知识分子,身上有烟酒气而无酸臭气,是个可爱而值得敬重的半大老头。 先一口气读了序,痛快!原来学者可以这样说话,像网络语言一样直白,但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再往后读,文章范围很广...
李零的散文嬉笑怒骂,肆意畅快,读起来很是过瘾;然而这本书里收入的文章主题实在过于庞杂,谈大学改革的那一辑就显得刻板无趣,影响了自己对整本书的阅读体验。
评分入手纯制纸新版(其实纸也不咋地),再读一过~
评分妙趣横生
评分快速翻去,基本是发牢骚,早年的书,可能那时作者较年轻
评分看过他的《丧家狗》《兵以诈立》,摸出点规律,李零老师的写作风格文献性很强,前面这三分之一都和兵以诈立有点关联,一本老男人看的书,煮酒论古今政治军事的粗狂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