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生活家居品牌无印良品推出的“无印良品的生活方式”系列概念书之一。
这本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如何重新认识和打造“二手房”。以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哈布•林肯所提出的支撑体住宅(support infill)衍生而来的“skeleton(骨架)+infill(内部填充)”的家装概念贯穿全书,是本书的结构主线。
本书内容丰富多样,讲述亲和活泼,贴近生活,通过文字、照片、插画相结合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本书的观点。全书整合了五个典型的二手房成功改造案例;十八位各行各业住着二手房的日本人对重装二手房的看法、装修时的体认与经验;两篇日本设计师对二手房设计装修的意见交流;四个关于“skeleton+infill”的拓展练习。这些丰富的层次编排都很好地围绕并体现着无印良品一贯的品牌理念与设计态度:以最节约、最适当的方式实现从心的舒适与快乐,并为地球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切实的生活建议。
在如今虚妄化、泡沫化发展的大陆房地产市场,购房与装修成为了都市人最大的生活压力和最普遍的生活话题,而如何跳脱出心中固有的对房子与家的观念,从而真正体会到拥有并亲手打造一个“家”的快乐?也许无印良品会引导我们自己去发现答案。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有人认为,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
书中把便当,包和"家"对比.表达家的工具性,和可装修性.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属于自己特色的便当,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还决定包的大小和装的东西.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自己"家"的样子.也就是回归到书中各个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房子的装修和空间的布置. 对...
评分书中把便当,包和"家"对比.表达家的工具性,和可装修性.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属于自己特色的便当,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还决定包的大小和装的东西.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自己"家"的样子.也就是回归到书中各个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房子的装修和空间的布置. 对...
评分封面中间“家”这个字非常吸引人眼球,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就是安心、舒适的避风港,而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相信也是一件成就感满满的事情。初读这本书,觉得就是无印良品的宣传册,其中传达的理念无非是买一个二手房,然后自己找团队设计、找承包商装修,不被房子原有的装修...
评分作为一个未来不知道能否有个好工作的不靠谱建筑师,我从来就没有期待过在国内可以拥有一个堪得起“良品”二字的私宅。原因很简单,没钱。没宝钞,勿骚包。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日本的住宅建筑发展历程和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可比性的,同样是人多地少,同样的建筑寿命比较短。大...
评分本人是从事室内设计的本来想买本书学习学习如何装修自己的房子 比较失望吧 书本身而言内容和层次还可以的 由于是针对的是日本住宅 从建筑本身到生活习惯 以及本土的装修行业业态基本都不太一样 所以很多想法意见在国内基本不太适用 其实整本书讲的东西并不多 1.要按着适合自...
蛮早读的了,印象不太深……日式的生活和中国其实还是有差,但有些概念值得借鉴。大桌子、采光、灯光等等,实际上做设计时虽然抱了这份心但很遗憾没有用到
评分蛮早读的了,印象不太深……日式的生活和中国其实还是有差,但有些概念值得借鉴。大桌子、采光、灯光等等,实际上做设计时虽然抱了这份心但很遗憾没有用到
评分与家坦诚相见的无印良品。
评分家的渴望
评分没有看完,前面那部分觉得还成,后面的说的比较浅显,似乎值得看的地方不多,其实相当于MUJI的一本宣传画册,喜欢无印良品和理性设计的,可以看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