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博文教授是世界一流的医疗人类学家,在文化精神病学、全球健康、社会医学等方面也享有重要地位。凯博文教授任教于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人类学系,任该系Esther andSidney Rabb人类学讲座教授,并在2004年至2007年间担任该系系主任;1999年至2000年间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系主任;1993年至2002年间担任哈佛医学院 Maude andLillian Presley讲座教授。目前他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Victor and William Fung荣誉主任。
凯博文教授著有六本专著,主持或合作主持过28个专栏及期刊,进行了200多项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文化语境下的病人与医生》、《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探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和痊愈之道》、《对精神病学的再思考》、《文化和忧郁》(合著)、《社会苦难》(合著)。他的近作《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与救赎》(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讲述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与不确定性,因而道德体验、宗教及伦理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书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上海和台北发行。
凯博文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他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是精神卫生项目咨询委员会主任。曾获皇家人类学学院颁发的维康信托奖(Wellcome Prize),也被加拿大约克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他获美国人类学协会颁发的最高奖项 Franz Boas Award。他还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荣誉终身会员。凯博文教授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及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哈佛燕京学社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哈佛新近创立的中国基金会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咨询委员会社会科学组委员。他还是哈佛全球健康学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该委员会精神卫生部联合主席、文理学院常务委员会联合主席。
2006年,凯博文获美国医学人类学协会终身成就奖,2008年获该协会颁发的乔治福斯特奖(George Foster Award)。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为表彰其在医学人文领域的贡献,授予他道布尔戴奖(Doubleday Medal)。2007年获伦敦帝国理工大学颁发的医学人文奖。他被美国政府任命为美国国立卫生院Fogarty国际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2003年,他任国立卫生院新先锋奖(New Pioneer Awards)筛选委员会主席。 2007年任美国全国卫生研究院(NIH)咨询委员会委员。
凯博文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获哈佛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他荣获50多个研究奖项,参加多项中国的研究项目,涉及抑郁症、歧视、自杀、城乡移民对健康影响等领域。
After his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China, Kleinman concluded thatneurasthenia was best understood clinically when it was regarded as a“biculturally patterned illness experience (a special form ofsomatization), related to depression or other diseases or to culturallysanctioned idioms of distress and psychosocialcoping
吴飞:北京大学副教授 品味普通中国人生活 正当社会文化人类学日益迷失在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漩涡中的二十世纪末期,医学人类学却异军突起,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之所以能够突破它作为分支人类学的地位,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和魅力,决定性的转折点就是凯博文(...
评分有人说中国毛时代的抑郁症发病率极低,而当代发病率与美国相当,说明了社会的倒退。 请注意本文作者提供的资料,当时的神经衰弱发病率极高,而其中大部分人符合美国DSM-III关于重性抑郁的标准,其中还有相当多的人为轻中度抑郁或慢性抑郁,因此,只是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流行...
评分这可能是中国名声最好的一种精神疾病,哪怕是在精神疾病被骂做「疯子」、「神经病」的年代,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疾病都非常乐于被人接受,甚至不吝于给自己贴上这样一个标签——神经衰弱。 最近一个公开声称自己患有神经衰弱的名人是薛之谦。在贴吧里,声称罹患神经衰弱的病...
评分作为第一个在国内进行精神医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凯博文基于80年代田野考察写成的这本书还是瑕不掩瑜的。作者的方法论简单来说有两点:首先,形形色色的病痛可以提供一条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分析线索,让我们看到社会问题在重重中介后施加在个体身上的病痛症状,不可捉摸的精神...
评分请问有湖北武汉的同仁读过这本书吗?现在买不到啦 。 不知道是否有好心人可以分享下吗? 现在准备博士论文,想拜读下这本书。 找了几个网站都没有发现,都是显示无货。真是无奈啦。这么好的书,怎么没有了啦
就冲曾经买过这本书的中文版,下学期好好听听郭老师的医学人类学
评分很好地说明了疾病的社会文化根源
评分somatization---to think about it.
评分感觉是Medical Sociology 的开山鼻祖,用福柯的认知模型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整本书其实说明了医学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看完并不觉得神经衰弱会在中国存在太久。
评分大牛有個中國妻子(同是精神科醫生, 怪不得田野做得這麼順利)田野下的真是時候:1980。文革剛過,多少痛苦要從「精神疾患」這個切口噴湧而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