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修订版)》内容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了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什么是自卑?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在此书给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 人类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常常希望我们能对目前的地位进行改进,这种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自卑感...
评分“除旧布新的工作,舍我其谁!” ——阿德勒 幸福就是能合作 读前问题: 1.剖析:非理性的自卑何以成为可能? 2.如何超越? 解答: 1.根源于“存在主义的焦虑”,在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合作能力时,因退缩而使得自卑成为可能。 2.合作、常识、理性与责任感。似乎许多家心理学流派...
评分 评分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赋予的意义,或者说,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阿德勒
评分.........毫无根据的各种推论,自相矛盾的论述,说好的科学,动不动上价值是几个意思?算了,可能是历史局限性吧,反正从此看不上精神分析学派,简直是心理学的老中医。。。。
评分毕竟是将近100年前的心理学著作,几乎可以当做一本育儿书来看。这本书重点讲述了儿童时期乃至于幼儿时期的体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作者最为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与人交往和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性。父母要让孩子多接触他人和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儿童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些体验是人格健全的基本条件。
评分阿德勒在开头就把妓女归类到社会失败者行列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妓女难道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职业?只要能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不偷不抢就不算失败者,反正在狭义的范围内,我是这么理解的。
评分豆瓣最低分只能打一星,我认为这很不合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