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鑒“五四”

共鑒“五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齣版社
作者:劉再復
出品人:
頁數:243 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452681
叢書系列:劉再復作品
圖書標籤:
  • 劉再復
  • 五四
  • 啓濛
  • 李澤厚
  • 思想史
  • 中國曆史
  • 訪談集
  • 知識分子
  • 五四運動
  • 青年思想
  • 曆史記憶
  • 社會變革
  • 文化啓濛
  • 愛國精神
  • 近代史
  • 教育發展
  • 思想解放
  • 時代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共鑒五四》主要內容簡介:一次五四文化的曆史解讀,一場哲人匯聚的思想盛宴。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文化更新運動,也是二十世紀中國最重大、最深遠的曆史事件。一個東方大國的文化轉型、心理轉型就從這裏開始。所有的中國知識分子都必須麵對這一劃時代的事實。《共鑒五四》即為劉再復先生近年來發錶的有關“五四”的訪談、對話、文章的閤集,當中更以李澤厚與劉再復的精彩對話作為《共鑒五四》代序——“五四”五說。在當今紛紛詆毀“五四”、盛行尊孔的語境中,如何看待“五四”?劉再復教授以犀利的思想、鮮明的態度和精粹的語言作齣瞭自己的迴答。書中作者還與李澤厚、李歐梵教授一起,直麵真理,共論九十年前的大變革。

著者簡介

劉再復,一九四一年生於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係,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傢協會理事。後旅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任教,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榮譽教授。著作有《性格組閤論》、《文學的反思》、《論中國文學》、《魯迅傳》、《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閤著)、《放逐諸神》、《人論二十五種》、《讀滄海》、《漂流手記》(十捲)、《紅樓四書》(四捲)等四十幾部學術論著和散文集。作品已譯為英、韓、日、法、德等多種文字齣版。

圖書目錄

“五四”五說(代序)——李澤厚 劉再復
一“五四”瞭不起
二 反孔也瞭不起
三 最缺的還是德賽兩先生
四 告彆“新啓濛”
五 五四新文化諸子評說
附錄:一字之差的說明
五四新文化運動批評提綱
一 重心明確但理論準備不足
二 批孔的閤理性與浪漫性
三 德賽兩先生的體用分離
四 文學革命的概念錯位
五 現代人文經典創造意識的闕如
六 主攻對象置換的假設
附錄一:中國貴族精神的命運
附錄二:誰是最可憐的人?
附錄三:偉大的內心律令——在香港北大校友會上的講話
“五四”啓濛問題答問紀要—— 答北京魯迅博物館薑異新博士問
一 關於啓濛的反思
二 現代啓濛有無獨特的話語譜係
三 “五四”若乾主將的不同思路
四 清華諸子也屬新文化範疇
五 《紅樓夢》是“五四”的先聲
六 關於魯迅的新認識
七 海外語境下的思索與研究
病理學啓濛的反思——劉再復、李歐梵對談錄
一 病理學啓濛與生理學啓濛
二 行動生活與沉思生活
三 獨立存在與象牙之塔
四 抽象能力與形而上品格
五“新啓濛”命題已過時
“五四”中心理念及其曆史語境 ——近現代中國三大意識舶覺醒
一“民族一國傢”意識的覺醒
二“人一個體”意識的覺醒
三 階級意識的覺醒與個體意識的滅亡
關於個人主義與新文學的思考——與李澤厚的兩篇對話
一 個人主義在中國的浮沉
二 中國現代諸作傢評論
五四文學啓濛精神的失落與迴歸
一 曆史角色的互換——啓濛主體的易位
二 社會運動重心的轉移和個性生長土壤的貧瘠
三 啓濛主題的迴歸與創作個性
“五四”與西方的文藝復興
一 “五四”與西方文藝復興的不同思路
二 民族“厄運”與個人“厄運”的重疊
三 三種“吃人”方式的發現
四 人倫網絡與禮治秩序
“五四”語言實驗及其流變史略
一“五四”語言變革的偉大動機
二 新語言的睏境和媚俗流嚮
三 走齣俗化政治化的語言新試驗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30年代,中國經曆瞭三次重大思想意識的覺醒。第一次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民族—國傢”意識的覺醒;第二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人—個體”意識的覺醒;第三次是“五四”之後二三十年代“階級意識”的覺醒。這三次覺醒深刻地影響著20世紀中國的麵貌和命運。(P102)

评分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對於五四時期各種文化與社會現象進行瞭客觀而全麵的評述。其中,對於貴族精神的提倡,包括文學中的貴族精神化確是極為重要然而又常常為人所忽視的。對於“吃人”的禮教體係的鞭撻也很客觀。

评分

一本集演講與訪談於一體的書,深入淺齣地講瞭對五四的評價,很耐讀。

评分

獲得很多之前不曾注意過的觀點,受益頗多,推薦。

评分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30年代,中國經曆瞭三次重大思想意識的覺醒。第一次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民族—國傢”意識的覺醒;第二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人—個體”意識的覺醒;第三次是“五四”之後二三十年代“階級意識”的覺醒。這三次覺醒深刻地影響著20世紀中國的麵貌和命運。(P10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