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人的诗与世

理工学人的诗与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章诗依 著
出品人:
页数:265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814019
丛书系列:海上文库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近代
  • 科学家
  • 传记
  • 诗歌
  • 诗词
  • 詩詞
  • 随笔
  • 理工学人
  • 诗歌
  • 科技人文
  • 思想探索
  • 学术与艺术
  • 现代精神
  • 理性之美
  • 社会观察
  • 跨界融合
  • 人文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提起有诗才的理工学人,以往只知道苏步青。其实,民国以降,富诗才的理工学人可谓星汉灿烂,且要么为学科奠基人,要么是个中翘楚。尤为值得一说的是,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命运颠沛、曲折,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本书集中书写了二十余位雅爱吟咏的理工学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基本上都曾留学于欧美名校,并且多为各自所在专业领域里的佼佼者,但同时,都诚挚于中国传统文化;此外,除个别为大众所知外,多鲜为人知。

作者简介

章诗依,本名张修智,笔名北方朔,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曾参与创办《瞭望东方周刊》,任副总编辑。北京奥运会期间,任新华社《奥运二○○八特刊》总编辑。现供职于《瞭望》周刊。著有《电影撞新闻》。

目录信息

胡先骕的《甲申三百年祭》 1
周太玄:枕上春涛催梦苦 13
杨钟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26
梁希:江山如此岂徒然 37
彭桓武:天殷嘱我重斯文 49
秉志:山村息影倏惊秋 60
石声汉:愿负手,蓬门看夕照 73
顾兆勋:清风明月做吾媒 88
唐稚松:秦灰中有世稀才 98
翁文灏:“实则衷心创痛,非可言喻” 110
翁文灏诗忆“蝉鸣之士” 118
陈士骅:寒飙日夜扫乾坤 130
胡秀英:“百草婆婆”的打油诗 146
阚家蓂:天涯倦客终须托 159
顾毓琇:春灯照梦到家山 174
丁文江:生当马革裹君尸 180
黄万里:好鸟百花丛里舞 193
钱宝琮:桃根造孽能伤李 203
童寯:“梓人”的诗篇 211
吴寿彭:“稀有金属”的愤怒 219
郑桐荪:海水原难用斗量 224
王绶琯:在牛棚里仰望星空 237
欧阳翥:落英如海耀残阳 248
后记 26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年盛传“民国范儿”,附庸风雅之外,不乏对人文底蕴和士林精神的某种缅怀,区别于眼下的体制依附与社会粗鄙化。但流风所及,众口念念“范儿”而不知其然,鲜有人可沉潜故纸,一探民国风度之下的人文底蕴究竟为何,与时代人生有何关联。在此背景之下,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又难能...  

评分

本文刊于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初得《理工学人的诗与世》,以为是《唐才子传》或《列朝诗集小传》一类的体裁,从头到尾读过,才知不但记述之细,非二书可比,作者用心深广,不屑钱谦益的獭祭,亦不学卓尔堪的激烈,非细细读过不能体会。 理工学人者,便是我们日常说的科...  

评分

近年盛传“民国范儿”,附庸风雅之外,不乏对人文底蕴和士林精神的某种缅怀,区别于眼下的体制依附与社会粗鄙化。但流风所及,众口念念“范儿”而不知其然,鲜有人可沉潜故纸,一探民国风度之下的人文底蕴究竟为何,与时代人生有何关联。在此背景之下,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又难能...  

评分

本文刊于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初得《理工学人的诗与世》,以为是《唐才子传》或《列朝诗集小传》一类的体裁,从头到尾读过,才知不但记述之细,非二书可比,作者用心深广,不屑钱谦益的獭祭,亦不学卓尔堪的激烈,非细细读过不能体会。 理工学人者,便是我们日常说的科...  

评分

一些零碎的感想和笔记的归纳,不算是严肃的书评。 文字流畅、内容翔实。虽没有时间考究证据,但仍然非常感谢作者能记录这些上世界学贯中西而慨当以慷的学者的故事。读过后虽已不大记得清楚谁是谁、谁写过怎样的诗了,却仍是心潮澎湃,仿佛在书中找到百年的故知。是一本在赴美国...  

用户评价

评分

“文武双全”的科学家们

评分

选题十分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理工学人的名单主要来自胡先骕给龙榆生的一封信(信中品评了他认识的一些理工学者的旧体诗)。文章主要是介绍各个人物的生平和一些诗作,可惜行文粗了些,诗歌的解读也平平,有很多材料把握不准确。(例子就不举了……)又,石声汉一篇介绍了他晚年整理农学典籍的情况,以后一一找来看看。

评分

选题十分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理工学人的名单主要来自胡先骕给龙榆生的一封信(信中品评了他认识的一些理工学者的旧体诗)。文章主要是介绍各个人物的生平和一些诗作,可惜行文粗了些,诗歌的解读也平平,有很多材料把握不准确。(例子就不举了……)又,石声汉一篇介绍了他晚年整理农学典籍的情况,以后一一找来看看。

评分

认识了许多“志汇中西、学贯文理”的理工学者,正如作者章诗依所说,他们是各学科的奠基人、翘楚,无不抱有爱国济世情怀,但粗糙、仓促的时代只给了少数人以机会。

评分

颇觉清雅,足以慰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